人在海南,有一天,導游問我們要不要去越南一游,只要人民幣900元。我說,我去。于是就隨導游去了胡志明市和另外一個地方。印象最深刻的是“海上桂林”的優美風景。
越南很窮。我們用的卷筒紙以及其他一些日常用品,全是從廣西運過來的。另外,讓我感觸頗多的是,本地人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最好的例子是,我們每天的伙食標準是八菜一湯。具體內容不過是肉、魚、土豆、白菜、豆角等做成的菜肴。但在當地人眼里,他們都覺得我們吃得不錯,我們自己覺得其實很一般。
越南的物價很便宜。比如火龍果,一塊錢一個。而在廣州,要十塊錢才能買到一個。
在越南,每個商店都有一個會講中文的人。人民幣在當地很受歡迎。人民幣與越南盾的比率是一元比一千六。所以,任何一個前往越南旅游的人,在當地人眼里,都是百萬富翁。
我和朋友是從廣西的東興進入越南境內的。規定每人最多只能帶6000元錢。進關時,越方檢查很松,一路痛快放行。
當地人拜神,拜的是我國三國時期桃園三結義的劉備、關羽、張飛。
當地的許多男人,身上穿的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援助給他們的黃軍裝,頭戴黃色塑料頭盔。
越南的樓房不多,但綠樹成蔭,是典型的亞熱帶氣候。
到了越南,真有點失望,因為簡直沒什么可買。一路游覽,只買了一雙質量很好的拖鞋,三塊錢。它是純橡膠制成。
還有一些紅木工藝品。
黑白電視普及,彩電很少,電腦基本沒見過。
最好的就是可以自由兌換各種貨幣。一條街,全是當地的女人在做這種事。
每人身邊擺放著七八個木箱子。可以砍價的。在那里,可以兌換到人民幣、美元、港幣、英鎊、泰銖等。砍價的過程很有趣。當地婦女坐在箱子邊上,箱蓋上擺著一本小本子和一支筆,你在上面寫數字即可。她要還價,就涂掉你寫的數字,再寫一個數字。當地婦女很有經濟頭腦,個個是砍價高手。一句話,吃虧的事她們絕對不干。你說讓她們少賺點,她們還直搖頭。因為她們很耐心,所以,一般說來,總是她們說了算。看她們笑得那么開心,就知道,這一筆買賣她們又賺了不少。
當地婦女生活得很辛苦。她們每天都在海邊捕魚,然后給我們送來。因為戰后婦女比例偏高,有的男人擁有兩三個配偶,政府是默許的。所以婦女地位不高,什么活都得干。
越南工業落后,煙的質量不行,只能買外國煙。當地人普遍個子不高。當地帥哥皮膚黑,眼睛大,鼻梁高。當地的美女普遍偏瘦,長長的黑發飄飄。
現在說說“海上桂林”的奇景。
仿佛漓江的再現,“海上桂林”也是碧水清清。
碧海藍天,令人心曠神怡。坐小船流連其間,只見一個個碧綠的山尖尖。有的山上有天然溶洞,里面有鐘乳石、石筍。
果然別具桂林風情。
當地經常下小雨,出門必備傘。
離開越南的時候,正好趕上一個晴朗的好天氣。那一片碧綠的土地,在我眼前漸漸遠去。
希望以后的越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