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出場可讓人物增色不少。電影、電視中人物出場的方式各不相同,課文中的人物“出場”方法也各種各樣。
一、時間引出人物。“金秋十月,故鄉的柚子熟了。旅居海外的伯父帶著15歲的女兒從遙遠的南美洲回到了浮云鎮。第二天一大早,堂妹就嚷著要我陪她去買柚子。”(《苦柚》)
二、地點引出人物。“這塊空地真是賽足球的好地方。放學以后,孩子們又來到這兒。他們分成兩撥兒,把書包和帽子堆起來做球門,就拉開陣勢賽起來。小弟弟小妹妹被吸引來了,路過的大個子叔叔也坐到場邊,欣賞他們這場球賽。”(《小足球賽》)
三、環境引出人物。“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這個少年便是閏土”。(《少年閏土》)
四、動物引出人物。“小獅子愛爾莎出生才兩三天,它的媽媽就死了。我從巖石縫里把它抱出來,撫摸它,喂它奶粉和用魚肝油、葡萄糖配成的飲料。”(《小獅子愛爾莎》)
五、回憶引出人物。“春天是養蠶的季節。每到這時候,我常常想起母親來。解放前,我們家很窮,母親就靠養蠶換點兒錢,給我們姐弟倆交學費。”(《春蠶》)
六、事件引出人物。“汽車東搖西擺,忽然一歪,輪子陷進泥坑,走不動了……正在這時候,從橘紅色的晨霧中飄來了一陣悅耳的銅鈴聲。啊,是一頭小象,后面跟著一位泰國婦女。”(《曼谷的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