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理檔案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不同癥狀的過敏現象。尤其是整理年久失修的檔案,更易引發過敏,損害檔案工作者的身體健康。常見的過敏癥狀有:皮膚過敏,如疹子、紅斑、瘙癢等;呼吸系統過敏,如咳嗽、打噴嚏、氣喘甚而引發哮喘等;五官過敏,如眼癢、流淚、耳孔瘙癢等。
引發過敏的原因有很多,其客觀原因主要有:檔案庫房設計相對密閉,空氣流通不暢;檔案柜內放有大量防蟲藥物;由于檔案保管時間長,檔案自身也會產生各種細菌、霉菌、病毒、灰塵等。其主觀原因主要有:檔案工作者長期在室內伏案工作,戶外活動相對較少,身體抵抗力較差。此外,年齡、性別、體質等差別使人具有不同的抗過敏能力。針對檔案整理過敏問題,應當采取以下防護措施。
1 隔離防護
為了防止過敏源直接侵害到人體皮膚,采取隔離的方法是最有效簡便的防護措施。在整理檔案工作中,要盡量穿上能夠保護人體皮膚的長衣長褲,戴上口罩、眼鏡、帽子等。例如:我們在整理搶救民國檔案工作中,領導非常重視大家的身體健康,為每人訂做了工作服,發放了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這樣很容易將過敏源與人體隔離開來,有效地保護了檔案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2 凈化空氣
空氣污染是造成人體過敏的主要途徑,怎樣才能減輕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濃度是防止過敏現象的關鍵。整理室除了要經常開窗換氣保持室內清潔外,還可以在室內放些植物,如:文竹、蘆薈、龜背竹、虎尾蘭等,這些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吸收有害物質、凈化空氣,此外植物還具有吸塵減噪、調節室溫和濕度的功能。有條件的話,在室內安裝一臺單體高壓靜電滅菌空氣凈化器。它的凈化原理是先利用風機使空氣流入凈化器,當污染的空氣經過凈化器中的預過濾系統后便進入電場極化區,空氣中的飄塵、污染物被迅速極化,極化后的飄塵、污染物被電場極塵區的極板有效吸附,達到除塵的效果。室內空氣中的飄塵、污染物可以依靠風機的協力多次循環通過電場區,電場對飄塵不斷反復極化、收集,使室內空氣越來越潔凈。經過凈化的空氣、污染物會大大降低,從而減輕對人體的侵害。
3 治理污染源
所謂治理污染源就是運用科技手段,對檔案進行殺菌滅蟲消毒處理。例如應用微波殺菌滅蟲機對檔案進行消毒。微波殺菌滅蟲機是利用高頻電磁波的生物效應對紙介質中的各種細菌、蠹蟲進行殺滅。微波殺菌滅蟲屬于物理防治檔案害蟲的高溫殺蟲方法之一。其操作過程是:把檔案放置于微波爐內,開動機器殺菌滅蟲。然后取出檔案進行散熱。此種方法效果雖好,但其前提條件是必須具有相應設備,且待消毒檔案中必須絕對保證沒有曲別針、訂書釘、大頭針等金屬物體,以杜絕火災因素,保證檔案的絕對安全。
4 藥物防治
對于已經發生的過敏現象,應采用藥物治療。內用口服藥主要有:撲爾敏、息斯敏等;外用藥物主要有:三九皮炎平、皮炎康、可的松軟膏、氯霉素眼藥水和氧氟沙星眼藥水等。如果過敏現象嚴重,可口服一些激素類藥物。如強的松、地塞米松等。此外。還應多喝一些白開水。
除了采取以上幾種防護措施外,檔案工作者還應加強身體鍛煉,多做一些戶外運動,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抵抗過敏的能力,這樣才能在實際工作中有效地減少過敏癥狀,確保檔案整理工作的順利完成。
(作者單位:新鄉市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