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美國諺語說:“林肯的真誠與寬容。”在這位偉人的身上體現出的這種美德,與他繼母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由于家境的困難,林肯12歲的時候不得不中止學業,去做了一個伐木工人。那個時候伐木工人的工資很低,伐一立方米的木材只有1.2美元的報酬。當時伐木全是手工勞作,所以工作的效率也很低,一個人要干兩天才能伐到一立方米。伐倒的木材,工人們就在木頭的尾部用墨水寫上自己的名字的第一個字母,表示這根木頭是自己所伐的,然后再去向老板要錢。林肯的全名亞伯拉罕·林肯,所以他就在自己伐倒的木材上寫上一個“A”字。但是有一天他發現自己辛苦砍伐的10多根木頭被人寫上了“H”,這顯然是有人盜用了林肯的勞動成果。
林肯生氣極了,回家對繼母說:“一定是那個叫亨得爾的家伙干的,我去到他們家找他理論去。”
繼母看著林肯說:“孩子,你先別急,聽我給你講個故事。”
“故事和這件事有關嗎?”林肯奇怪地問。
“是的。聽完了你就明白了。”
于是黛絲平靜地講了起來:“從前有一片大森林,那里有一個善良的人,名叫斑卜,他以打獵為生,經常在密林中安裝捕獸套子。由于他安裝的地方是野獸們經常出沒的路線,所以幾乎每天都有收獲。有一天他又去收套子,卻發現套子上只有動物脫落的毛,動物已經被別人取走了,斑卜很生氣,但又不知是誰干的,他想留個條子,可是不會寫字。于是他就在紙上畫了一張很生氣的臉,放在套子上。第二天他又去收套子,發現套子上有一片大樹葉,樹葉上畫著一個圈,圈子里有房子,房子旁邊還有一只狂吠的狗。斑卜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想:為什么別人拿走了我的動物還要畫圖呢。他覺得應該和這個人見面說理,于是他就畫了一個正午的太陽,還有兩個人站在捕獸套邊。第三天中午他又來到了這里,看到有一個渾身插滿了野雞毛的印地安人在那里等他。他們彼此語言不通只能通過打手勢來對話,印地安人用手勢告訴斑卜這里是我們的地盤,你不可以在這里裝套子。斑卜也打手勢說:這是我裝的套子,你不能拿走我的果實。兩個人的模樣都很古怪,相互看得直樂,斑卜想,與其多個敵人,還不如多一個朋友,于是他就大方地將捕獸套送給那個印地安人了。
這樣大家就相安無事了,后來有一天斑卜打獵時遇到了狼群追趕,被迫跳下了懸崖,等到他醒來的時候,他發現自己正躺在印地安人的帳篷里,傷口上還有印地安人給他上的藥。此后他就成了印地安人的好朋友,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共同打獵。”
黛絲講完了故事,微笑地看著林肯說:“你說斑卜做的對嗎?”
“他做的很好,這樣就少了敵人,多了朋友了。”
“那么你愿意要朋友還是要敵人呢?”
“當然是朋友了。”林肯毫不猶豫地說。
“對呀,孩子,你要學會寬容別人,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寬廣。要不然,你在社會上就會到處樹敵,很難成功的。”
“我知道了,母親。”林肯很懂事地點點頭。
此后林肯牢記著母親的教導,這種寬容的美德為他以后的人生鋪平了道路,最終他一帆風順地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這對于一個平民出身的孩子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