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是經得起細看的地方,風景總在流動不歇,人文內涵更需要以年為單位的時間才捉摸得透。
——麥克爾·阿卜杜拉
地理概況:林芝地區地處藏東南稚魯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海拔最低的地方僅900米,氣候濕潤,景色宜人。有人稱它是西藏的瑞士,同時,又被稱為西藏的江南。以世界上最深的大峽谷著稱于世,并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垂直地貌分布以及異常豐富的植被及野牛動物資源。原始自然風貌保存完好,是世界僅存的絕少的人類所涉足的凈土之一。
歷史概況:林芝古稱工布,歷史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西藏的史前時期。在藏東南地方,林芝人和林芝文化是具有相當代表性的。1986年,這里建立了穩定的林芝地區行署。
面積、人口:總人口17.3萬人,面積11.7萬多平方公里。
民族:林芝是門巴族、珞巴族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他們的生活習慣及宗教信仰皆保留著濃厚的傳統色彩,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情。
宗教:藏傳佛教和本地興起的苯教并行。
氣候:林芝受印度洋暖濕氣流影響,雨量充沛,氣候溫潤,熱帶、亞熱帶、溫帶及寒帶等氣候并存。林芝年平均氣溫在攝氏8.7度左右,夏季最熱時也僅有20多度,有西藏江南之稱。去林芝旅游的時間以4—10月份為宜。
物產:林芝的森林原始景觀保存完好,素有“天然的自然博物館”、“自然的綠色基因庫”之稱。
林芝有豐富的森林自然資源,其中包括大量的經濟植物與藥用植物。后者達上千種之多,常見的有治療心臟病的五眼果、抗癌藥源的海南粗榧、預防瘧疾的三臺花等,以及重要藏藥南酸棗、鉤藤、石斛、名貴藥材天麻、三七、五味子、七葉一枝花、靈芝、蟲草、貝母、雪蓮、草烏等等。盛產杜鵑花。
特有手工藝:門巴木碗、竹編、珞巴石鍋和陶器。
這是一片歷史味道很重的地方。
林芝的別稱和可以附加的定語很多,如“西藏的瑞:上”、“西藏的江南”和“天然的自然博物館”、“自然的綠色基因庫”,如“雪山和森林的世界”。似乎它有太多的言外之意,需要這些附加方可道出其中真義。
這是一片歷史味道很重的地方,重到無論它的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都散發著濃烈的歷史氣息。
位于林芝縣門日區廣久雍仲增村附近的工布第穆摩崖石刻,清楚記錄了林芝的歷史。20世紀70年代,尼洋河河邊發現了一批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遺骨和墓葬群,考古表明早在四五千年之前,林芝地區已有人類從事刀耕火種的農業,過著相對定居的生活。出土文物中的網墜、箭頭,還說明這里的人們已經開始在古代的尼洋河、雅魯藏布江和湖泊水濱從事農業了,也兼從事漁業。剎那間,所有的古老文明都來到眼前,尼羅河的蘇美爾文明、兩河流域的巴比倫文明,恒河的古印度文明……今天,后者已經或多或少地衰老、消失了,林芝人仍然默默地在這片土地上,并不在乎他們文明肇始時間和發展速度的不成比例。
1200年了,工布第穆摩崖石刻仍然字字清晰,似乎在強調對遠古林芝的記憶。它所有的自然,人文景觀都在表證著這種強調,絢爛與陰郁、神靈與塵世、文明與愚昧等所的對比在這里都可以找到。
比如墨脫。
這里在藏族人心目中是宗教信徒朝圣的“蓮花寶地”。在某種意義上,墨脫是作為一種象征而存在:這里地處世界第一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深處,是全中國最后一個不通公路的縣。有人說,在到過墨脫的人面前不要言路,意思是說這世界上再沒有比到墨脫更難走的路了——墨脫以它的閉塞演繹著風景的綺麗。
林芝多神山。大名鼎鼎的苯日神山,據傳曾是蓮花生大師與苯教首領阿窮杰博斗法的地方。山腰處一棵巨樹常被霧氣繚繞,仿佛高聳入云,被當地人稱為天梯,是傳說中的通天之樹、宇宙樹。上面常常掛著各種經幡和祭品,當地百姓習慣將早天的孩童裝箱里,樹葬于該樹極多的分權之間。他們相信這樣可使靈魂升天。
靈異在這里與正常比鄰而居。帕嘎寺后著名“帕嘎神泉”,據說有神靈保佑,所以四季不枯不竭,每4小時噴一次水。到的藏民都用虔誠的眼光撫摸著它,堅信自己看到了噴水時有一只雄鷹從洞口飛出,泉歇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