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盡管經濟高速發展,中國的人均指標依然排在世界水平的后面,還有很多人沒有擺脫貧困,可是,“盛世”的呼聲早已此起彼伏。2002年,中國科學院公布了一項驚人的發現:中國已經是發達國家了,盡管前面加了一個“初等”的帽子,但畢竟是進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
普通市民到歐洲旅游之后,看了歐洲人的矮房子、小商店、差旅館、舊地鐵、窄街道、老電腦、土手機,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國真的已經是發達國家了嗎?我們應該怎樣正確看待自己所處的位置?以下6個指標,可以讓大家思考。
指標一
一樓不裝防盜窗我至今還記得我在國外度過的第一個晚上,因為一整晚我都沒有睡著。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驚訝地發現,我住的那棟房子,大門中間是一塊玻璃,任何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把玻璃打碎,伸手進來把門打開。另外,一樓的窗戶上也沒有安裝防盜窗,而窗外就是車水馬龍的大街。
一次,我到法國的一個海島玩,聽到不遠處傳來一聲巨大的撞擊聲。過了不到3分鐘就傳來了救護車的聲音。后來我們來到了出事地點,證實了剛才確實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從事故發生到救護車到達只有短短3分鐘,這一切發生在一個小島上。
我住過的那個英國小鎮,街上絕大部分商店沒有那種用金屬做的卷簾門。深夜,有些商店里還開著燈,里面的東西看得一清二楚。我每次路過總忍不住想,難道沒有小偷想光顧?
我的一位法國朋友去阿爾卑斯山滑雪,剛到營地就遇到了大雪。根據經驗這樣的大雪天滑雪容易引起雪崩,所以他們全窩在屋子里不出去。第二天,仍是大雪。第三天雪終于停了,就在他們整裝待發時,迎來了一架直升機。里面走下來一個警察和幾個醫護人員。來客解釋說,他們注意到,已經整整兩天屋子里沒有動靜,以為出了什么事。
我們還需要多少年,才能建立起快速的、覆蓋全國的、尤其重要的是,時刻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沒有特權思想的保護系統?
指標二
祖國何時像花園?中國的經濟發展正在走一條“中國白領的路”——前半生用健康換金錢,后半生用金錢換健康。問題是,當你在后半生想用金錢換健康的時候是否能換得著。
中國人對環境的破壞主要有三個途徑:第一是直接向環境要經濟發展,所謂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第二個途徑原因是可以追索到那句名言,“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研究表明,中國每創造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的4.3倍,德國和法國的7.7倍,日本的11.5倍。消耗得越多,污染得也就越嚴重。還有一種污染純粹來自于各種原因導致的低水平決策。
我們幾乎沒有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至今連個垃圾分類都做不到。這方面日本、歐洲都有許多經驗值得借鑒。我記得,我的法國房東家專門準備了一個收集雨水的裝置,將雨水積在一個大桶里用來澆花。后來我發現許多歐洲的家庭都有類似的裝置。
絕大多數中國人到了歐洲都有一個體會,仿佛回到了童年。因為歐洲的環境好,讓中國人忍不住想起了過去,那時候我們的天也是那么的藍、水也是那么的綠。尤其去過像瑞士、德國那樣的國家的朋友們,你們來說說,我們需要多少年才能在環境上追上他們?也許,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是,我們有追上他們的希望嗎?
指標三
派業余選手參加奧運會可能許多國人不知道,4年一次的體育盛會奧運會實際上是一個業余選手的比賽。雖然晚節不保,后來部分項目允許職業選手參加,但是至今依然以業余選手為主。許多中國人對此限制有所不知,是因為中國派出去的選手都是職業的,不過我們換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專業選手。我們甚至連大學生運動會都派“專業”選手參賽。
建國后,中國人開始并不把體育當回事,體育一直只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中國人對體育的狂熱始于中國女排,從此之后,體育的口號變成了“為國爭光,振興中華”。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之后,中國人發現體育對普通大眾原來有如此大的影響力。體育的發展于是開始偏離了體育的軌道。
最近的一次全國范圍內的監測表明,我國青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出現全面下降。1995年監測時就有所下降,這一次是在1995年的基礎上再一次大幅度地下降。
我的法國朋友弗洛朗絲小姐告訴我,不需要調查她就知道中國人的身體素質不怎么樣。“我參加過一個登山俱樂部的登山活動。出發之前,他們無數次警告我,此次登山會非常辛苦、非常累。后來發現,他們每隔1小時就會休息一段時間、吃點東西,全部時間加起來也不過6小時。我們登山,一登最少10個小時。”她最后說,“下次我再也不和你們中國人一塊登山了。”
指標四
農村生活是享受英國人說,所有英國人的夢都在鄉下。我最喜歡的男演員丹尼爾·戴·劉易斯據說除了外出拍戲,其他時間就窩在英格蘭的鄉下。前不久我專門到法國農村進行采訪,那可真是大開了眼界。
首先,光從外表你是絕對分不出哪個是農民、哪個是城里人。到了法國農村的第一感覺,我也希望永遠呆在那里。當地的農民告訴我,由于英國物價遠遠高于法國,許多英國人都到法國農村來買房子。
中國的農村為什么這么窮?農民為什么這么苦?究其根本原因有兩條,第一,利用工農業產品價格的剪刀差逼迫農民低價出售農產品、高價購買工業產品。第二,采用戶口制度讓農民無處可逃。換一句話說,今天,中國城市居民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農民的痛苦之上的。
有人刻薄地說,中國城鄉之間的差異甚至大于種族歧視國家里的主人和奴隸之間的差異。光是剝削也就算了,許多城市居民不但對農民沒有感激,反倒對他們有一種深深的歧視。
我這里倒是愿意給中科院的學者們貢獻一個指標:如果你要比較兩個國家的發展水平,第一步,先將這兩個國家最差的地方找到;第二步,再看這兩個最差的地區誰更好一些,那就誰更發達。否則的話,朝鮮也可以算成是發達國家了,因為在我看來,平壤比我去過的絕大多數美國、歐洲的城市看上去都現代。
指標五
超市里自己稱菜第一次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乘地鐵,我上了車之后才意識到還沒有檢票,也沒有見到檢票口,我感到很納悶。第二次乘地鐵時特別注意,發現它的檢票器孤零零地立在最前面的入口處。這種極易被忽視的檢票設備我后來在奧地利、德國等地的地鐵站里也見過。
我轉念一想,這大概是某些歐洲國家的一種變相的福利吧。可是我很快地否定了這種想法,因為我發現他們那里的超市竟然是讓顧客自己稱菜,稱完菜自己貼上價格,再自己封口。中國的超市敢這么做嗎?
前不久,我到美國開會,其間我們去一家自助餐廳就餐。把外套和隨身攜帶的包放在椅子上后準備去取食物,我對大家說:“你們先去,我在這里看著。”“看著?看什么?”美國朋友很驚訝。
上述五個指標,您說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