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作為一名中職教材編輯,巡展和調研是必不可少的,是進行選題策劃的前提。在進行具體的巡展和調研的過程中,筆者接觸到不同地區、不同專業的一線老師,一個很真實的感受就是現在的中職老師很難、很累,原因何在呢?
近年來,教育部一直提倡項目教學法,這在具體的實踐教學應用中獲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也增加了老師的負擔,這是因為,傳統的教材無法更好地服務于項目教學法的具體應用,老師如果想應用這種最新的理念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事先準備大量的資料,這無形之中就增加了老師的負擔。為此,有條件的中職學校開始進行校本教材的編寫,但其自身存在的地域性和校本性的先天不足卻大大制約了其應用的廣泛性和可推廣性,這就需要出版單位和中職教材編輯能夠結合當前需要出版一批適合的應用型教材。
傳統的教材發行體系制約了中職教材編輯的創新思維,隨著國外出版單位的進入,越來越需要我們不斷開發出適合讀者需要的產品。未來的發展必然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僅有雄心抱負,若不能付諸實施則無異于紙上談兵,如何開發出適合中職教學特點的教材,是每一位中職教材編輯應考慮的問題。
近年來,筆者在具體工作中嘗試采用“項目組合”的編寫理念指導中職物流、會計、旅游等專業教材的開發,獲得了一線老師和業內同行的認可。“所謂項目組合,就是指把最基本的項目單元根據其內在聯系組合在一起。這種模式并未減少傳統教材中的知識點,而是按照項目歸屬對其進行重新組合,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從而有助于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項目組合”編寫理念主張打破學科體系設置,注重對就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以行動導向、項目組合的形式對中職教材進行書目和內容的整合。事實證明,這種以項目為載體,以技能為主線,以相關知識為支撐的“三位一體”的項目組合型教材更能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教育理念,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自動自發地參與教學活動,老師則起到引導的作用。這里說的項目就像化學變化中的分子,是學生應掌握的基本素質單元,分子的不同組合形成不同的物質,項目的不同組合也成為適合不同類型、不同專業方向學生的基本專業模塊。分子還是那些分子,項目還是那些項目,但卻給予老師和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權,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教材的區域性和廣泛性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