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讀史的粉絲時代
從閻崇年、易中天開始,中國讀史熱,已經進入了粉絲時代。而于丹更是讓我們看到了,讀者粉絲的狂熱。
這也讓我們對圖書市場多了很多信心。圖書仍然是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讀者并沒有大面積地放棄紙上閱讀,面對龐大的圖書出版市場,我們缺的不是讀者的熱情和支持,缺的是符合大眾閱讀心理的好書,缺的是《品三國》、《于丹<論語>心得》這樣既能帶來閱讀樂趣又能從中收獲感悟的通俗讀物。
談到知識懸疑,不得不拿《密碼》說事兒
談到知識懸疑,談到排行榜,不得不拿《密碼》說事。大紅大紫的知識懸疑小說《達·芬奇密碼》,已在全世界賣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4000萬冊。自它2003年上市,3年來,出版界一直在尋找、培育新的“密碼”。到了2006年,加上不斷延期的《達·芬奇密碼》平裝版,以及同名電影的推波助瀾,《達·芬奇密碼》長踞書榜。
2006年,一波新的知識懸疑大潮席卷美國書市,也再度帶來了中國圖書市場的知識懸疑熱潮。一系列的《密碼》仿作,依舊洶涌出爐。而真正火起來的卻屈指可數。出版商們也不斷思考《密碼》暢銷的背后。
《圣殿騎士遺命》的美國出版商Ballantine書局的編輯馬克·塔瓦尼(Mark Tavani)認為,知識懸疑小說將很快迎高峰,但出版界也將會發現,跟《達·芬奇密碼》綁在一起,顯然是沒有出息的。“只有那些佳作才會繼續有市場,”他說,“但人們仍將對以事實為基礎的小說感興趣。我認為,讀者想從小說中學習知識,并會繼續關注此類書籍。所以,下一波小說大浪,將再度以實為基礎,但不會與《達·芬奇密碼》雷同了。”
《圣殿騎士遺命》是美國本土原創,在美國首印數達到了10萬冊。上市不久久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首。已在美國大賣。
丹·布朗稱此書“性感、啟人心智……是我喜歡的驚悚小說”(my kind of thriller),后半句話稍作調整,倒也可理解為“有幾分像我的驚悚小說”(kind of my thriller)。
但畢竟《達·芬奇密碼》是知識懸疑里程碑式作品,一看到“知識懸疑”難免又被套上跟風的之嫌。據說,這本書中國版已由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銷售勢頭不錯。
而對于跟風之說,此書中文版的編輯卻有不同看法,“之所以看好這本書,完全是看好其中的暢銷潛質。《達·芬奇密碼》在中國已經暢銷了好幾年,跟風的仿作數不勝數,而真正銷得好的,卻屈指可數。可是為什么《達·芬奇密碼》一直暢銷?因為它同時滿足了讀者的幻想欲和求知欲。而這點是優秀知識懸疑該有的特點。”
“《圣殿騎士遺命》把兩者融合的恰到好處:美國司法部高官斯蒂芬尼意外地收到了去世多年的丈夫的筆記本,為了弄清丈夫的死因,她帶著這本寫有密碼的筆記本來到了丹麥。不曾想,此舉竟然揭開了圣殿騎士守護多年的“偉大遺產”的秘密。全書充滿著詭異的氣氛,快節奏的情節發展,懸疑迭出的線索,讓讀者欲罷不能。在環環相扣的懸念中,讀者將置身歷史與現實,去探索人類歷史中關于圣殿騎士的一段驚心動魄的不解之謎。”
當知識懸疑遇到中國讀史熱
如果說閻崇年、易中天、于丹讓中國讀者品到了中國歷史的精華和現代中的思考。那么知識懸疑無疑是休閑閱讀中,領略知識的盛宴。關于宗教、歷史、地理、人文以及更多。
貝塔斯曼的編輯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懸疑小說,一直是我們的一個經營板塊,之后也會作為公司發展的一個主要板塊。我們相信知識懸疑這種在懸念中品味歷史,收獲知識的書一定會得到讀者的歡迎,而我們也希望我們的書,既受讀者的歡迎,同時也能夠經得起沉淀。中國讀史熱正是這個市場需求趨勢的有力證明。而我們正是看中了《耶穌裹尸布之謎》《圣殿指環》《圣殿騎士遺命》等知識懸疑的這種潛質。”
書名:《圣殿騎士遺命》
作者:史蒂夫·貝利
定價:25.00元
出版時間:2006年10月
出版社:遼寧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