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黨校教育面臨著一系列新的課題。干部隊伍結構的變化和學歷水平的提高,培訓主體和市場的多元化,使黨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對黨校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中央頒發了《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省委正式啟動了“百千萬”干部教育培訓工程,賦予了我們黨校更重要的教育培訓任務。為了更好地適應新的形勢,高標準地落實上級的要求,我們在加強黨校全面建設的同時,始終把教學質量的提高作為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主要目標,把突出學員的主體地位作為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理念。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管理等環節上,注重發揮學員的主體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
按照“按需施教”原則改革教學內容,增強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
堅持、深化、完善和發展“一個中心,四個方面”的教學布局,按“三基本、五當代”構建,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結合社會發展實際,把提高能力建設放在首位,按需施教,提高教學針對性。在教學內容設置上注重把握三個原則,突出學員主體地位。
一是服務中心工作的原則。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指導方針和重大部署安排教學計劃,把推動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任務作為重要內容,著力提高廣大干部學員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本領。
二是因人施教的原則。通過干部需求調查和走訪培訓學員等方式,了解掌握廣大學員的培訓需要,針對不同類別的班次和不同崗位的學員開設不同內容的課程,有針對性地提高廣大干部學員勝任本職工作的能力。
三是提高綜合素質的原則。按照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的要求組織科學理論的教育培訓,同時注重加強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的培訓,開展文學、藝術、歷史等人文知識的學習,著力提高廣大干部學員的科學和文化素養,增強廣大干部學員的綜合素質。
突出“互動式教學”,重點改革教學方法,提高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成效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提高、教學條件的不斷改善,對教學手段的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學員知識結構層次的提高和民主意識的增強,對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也提出了質疑。在廣泛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的基礎上,積極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成了我們當前教學方式改革的重點,通過授課、研討、交流、現場教學、學習考察等多種形式豐富教學手段,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剖析案例式等教學方法活躍“互動式”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注重抓好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創新學員討論形式。在每期主體班培訓期間,有針對性地開設學員論壇,針對不同時期的社會熱點問題或學習的重點問題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帶有普遍性的難點問題組織學員討論。如“全面達小康,建設新鎮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江澤民文選”、“鎮江軟環境建設”、“井岡山精神”、“和諧組織建設”等內容都是我們不同班次的論壇主題,學員們通過認真調查研究、積極的發言準備和充分的討論交流,都有很大的收獲,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是有針對性地開辟培訓基地。設置一定數量、不同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訓基地是黨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們通過充分的調查和認真的分析,針對學員特點和培訓需求,新開辟了井岡山干部教育學院、延安干部學院和北京大學管理學院、江蘇省委黨校昆山分校、寧波市委黨校等培訓基地,有針對性地組織學員到基地考察學習,進一步深化了教學成果,學員們都感到非常滿意。
三是組織學員開展學習調研活動。圍繞學員關注的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理論問題結合學習培訓內容設置調研菜單,學員根據菜單組成調研小組,黨校根據學科分工指派相關的教師全程指導,利用課程設置中的調研時間深入基層進行調查研究,以學習帶調研,以調研促學習。每期都有一定數量和較高質量的調研報告,有的還被市委、市政府采用。
體現“自我管理”特色改革教學管理,提高干部教育培訓的規范化程度
教學管理是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內容,規范化的教學管理有利于維護良好的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而對學員的規范化管理不僅能夠增強學員組織紀律觀念,更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在學員管理中我們注重突出學員的“自我管理”,提高規范化程度。
一是通過制度突出學員主體地位,規范學員管理工作。根據主體班次教學特點和學員組成實際,我們制定并下發了《關于加強主體班教學管理的若干規定》、《主班次學員管理規定》、《主班次學員守則》等規章制度,在制度中突出學員主體地位,明確管理要求,并通過抓好制度的落實規范教學管理工作。
二是組織學員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推薦產生班委會,由班委會組織學員的日常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學員自我管理的作用。
三是通過學員組織參與教學活動各個環節,突出學員的主體地位。在教學計劃的制定、教學課程的設置、教學活動的組織和教學的考評等環節,組織學員參與,提高學員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員的主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