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市(縣)級基層臺站建設,是氣象事業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在中國氣象事業戰略目標指導下,鞏固基礎業務,推進溫家寶總理提出的一流的裝備、一流的技術、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臺站“四個一流”建設,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的基本保證;也是關心基層氣象臺站職工生活,維護氣象隊伍穩定,增強基層站綜合實力的根本大事。“鐘聲辭舊歲,歡歌迎新年。”在2006年中,揚中市氣象局全體同志“春播希望,秋收碩果”,又向揚中人民和上級氣象部門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穩定業務質量 加大服務力度
“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要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豐富內涵。氣象服務要圍繞這一總要求,全方位、多層次開展工作。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抗御各種災害提出了新要求,氣象服務作為公共服務產品,要普及到農村千家萬戶,事關農民衣、食、住、行、健康、安全等方面的氣象問題,要及時準確地把氣象信息告訴農民群眾,尤其是突發災害,突發事件危及生命財產安全時,要在第一時間把危險警報信息傳遞到即將受災的地點和人群,因此天氣預報是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
揚中市氣象局去年調整了業務、創收人員隊伍。業務值班人員都有高度的責任心,堅持每天抄錄日本數值預報(08時:02、03、04、07;20時:02、03、04、07、96、120時次的預報)和德國降水預報,預報能力大幅度提高,每次降水過程都能提前報出,并有針對性地在96121語音服務系統中提示。
有人說:“人生猶如時鐘一樣,它的完美不在于走得快,而在于走得準。”氣象人何嘗不是如此哩!他們能及時測報、預報,業務質量穩定。全年測報錯比0.0%,SS1=74.5,并及時主動地做好氣象服務,服務材料達48期,受到揚中市人民的交口稱贊。
災害性天氣服務銘記在心。時時不忘防災減災,想方設法把最新氣象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傳遞給各級領導和社會公眾。每逢天氣“非常”時間,如:春冬季的寒潮;春秋季的連陰雨;夏季的臺風、高溫、雷暴雨;冬季的冰凍、暴雪,都多次通過電視、廣播、短信等傳媒向市部委辦局領導及全市人民發送信息。在日常工作中,少應酬,多扎實工作,不搞花架子,淡泊名利,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提高職工測報水平和提高預報準確性上;不斷學習新知識,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和領導能力;堅持不放過一次天氣過程,高度重視每次天氣過程和服務。
靜下心來,潛心研究96121氣象服務聲訊臺。96121氣象信息服務臺內容貼近百姓生活,為廣大人民提供0-3小時、24小時、48小時、3-5天短時、短期、中期天氣預報,并隨季節時令的不同,隨時開通專業服務信箱,如農忙農事信箱、節假日旅游服務信箱、學生上學放學安全氣象信箱等,心中裝著人民,方便不同群體對氣象信息的需求。
好學進取,多謀善斷,不斷創新。開發氣象服務應用平臺。把最先進的通訊技術轉化為天氣服務平臺。針對信息化時代,不斷豐富氣象信息傳媒手段,在原先廣播、電視、報紙傳播氣象信息的基礎上,發展建成“移動氣象信息服務臺”、“聯通氣象信息服務臺”、“小靈通氣象信息服務臺”和“固定電話查詢氣象信息服務臺”,增加四條途徑,最方便最快捷地把氣象信息告知老百姓,趨利避害,造福揚中人民。
揚中市氣象局通過在職學習,努力提高人員素質。去年曹紀平、王曉萍、冷俊、曹昱華四位同志參加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專升本學習;繆士榮參加本科自學考試;黃振彬參加大專函授學習;新同志陳鈺文自費到北京參加了三個月的氣象知識學習。
揚中市氣象局用心用智為職工謀福利,為單位謀發展。由于揚中人口少、面積小,氣象事業經費嚴重不足,單位可用資金的壓力大。“有壓力就有動力,有動力就抓規律”,抓住市場規律,就能增強實力。領導班子一手抓基礎業務質量,氣象觀測、氣象預報、氣象服務永遠是第一位的;一手抓科技創新,走出揚中,到丹陽、丹徒、鎮江開辟防雷服務市場,增強自身實力。
積極參與科研。爭取到市科技局課題一項(0到3小時短時精細化天氣預報方法,批準科研經費1萬元)。在雷公島建成自動氣象觀測站,為科學防汛提供最直觀最真實的氣象決策數據。
致力創收新途徑的探索。引進信息機,開展手機短信廣告業務;著力研究氣象信息與廣告互動模式,開辟防雷工程新領域。他們研制了三角形避雷針塔制作技術,不怕苦,不怕累,先后制作了15米到39米不同高度的鐵塔7座。
“生命在于搏擊,奮斗就有機會。”迎難而上抓創收,大江南北搞服務。2005年12月-2006年11月,年度創收202.7萬元,同比增長21%。
堅持務實創新 強化黨的建設
揚中市氣象局在把經濟建設推向一個新階段的同時,也把黨的建設推向一個新高度。在新歷史時期,我們的黨,更要積極順應人民群眾的期望與要求,主動適應時代發展的新潮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切實加強黨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在保持思想領先、行動領先、形象領先上取得明顯成效,使我們的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真正成為事業發展的堅強核心和骨干力量。
他們在務實創新中,進一步強化黨的建設。一是強化了思想建設。氣象事業要發展,既需要科學的定位、明確的目標和具體有效的措施,更需要建立一支思想領先、觀念創新的黨員干部隊伍;通過加強思想建設,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地吸收先進事物和科學理念,以思想領域的新突破,來促進經濟建設的新跨越。二是強化了能力建設。區域競爭實質上是領導能力的競爭,要縮短與先進地區的發展差距,關鍵就是要縮短領導能力和發展本領上的差距,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確立了全局觀念和戰略眼光,善于從形勢變化中敏銳地捕捉機遇;敢于創新,用心用智地去做事,把創新作為推進工作、破解難題的一把利器。
針對在職黨員僅有一名的現狀,氣象局領導加大力度,正確引導廣大科技骨干向黨組織靠攏。2006年3月23日、12月1日,該局先后吸收黃凌同志、繆士榮同志加入中國共產黨;多次召開支部擴大會議,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訓,聽取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匯報,并送入黨積極分子王曉萍、黃振彬參加機關工委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組織黨員參加“紅船杯”學習黨章知識競賽活動,參加揚中機關工委組織的慶祝建黨85周年的黨章和八榮八恥知識競賽活動;與機關工委簽訂了廉政責任狀等;加強黨性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形成“事業為重,名利為輕”;“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信念。在務實創新中,進一步強化黨的建設。
加強作風建設 堅持勤政為民
江澤民同志在《領導干部要在思想作風建設中作出表率作用》一文中,深刻闡述了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須堅持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學會多謀善斷;必須眼界開闊,心胸寬廣,淡泊個人名利;必須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高度負責;必須走群眾路線,始終與群眾同甘共苦;必須堅持不懈地學習、學習、再學習;必須加強團結,同危害團結的行為作斗爭。這八個方面,都是我們黨歷來對領導干部在思想上、作風上的一些基本要求,都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重要組成部分。
加強作風建設事關全局。揚中市氣象局以良好的黨風和勤政廉政的形象取信于民,努力樹立團結干事的形象,努力樹立清正廉潔的形象。
加強作風建設,結合工作實際,努力把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堅持下去,并不斷發揚光大;結合氣象部門的實際,“觀云測天為人民,優質服務創一流”,始終堅持氣象為民眾服務的理念。
加強作風建設,堅持勤政廉政。當今社會交往日益頻繁,他們在交往中十分注意“度”的把握,交往有分寸,不卑不亢,對己負責,對兄弟單位負責,對領導負責。
加強思想作風建設,不停留在口頭上夸夸其談,而是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扎扎實實開展工作,為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幸福鞠躬盡瘁,牢記為人民服務是氣象工作者的天職。
“春風春雨春光美,新年新景新事多。”揚中氣象人正邁著鏗鏘的步伐,奮進在理想的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