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狄兆林 男,1967年9月生,彝族,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先后畢業于涼山民族師范學校和涼山教育學院;教書之余,種自己的地;種地之余,寫自己的文章。感言:莊稼哄人老。曾有二百余篇(首)小說、詩歌習作散見于《涼山文學》、原《民族作家》、《星星》、《詩刊》等刊物。部分作品入選《當代大涼山彝族現代詩選》、《當代彝族作家作品選》、《2004中國年度詩歌》等。曾獲涼山州第四屆文學藝術創作“山鷹獎”;著有詩集《夢中的女兒》(重慶出版社)。詩觀:詩歌是一種力量。
土豆花盛開的家鄉
睡在土豆花盛開的家鄉
我是一朵花
坐在土豆花盛開的家鄉
我是一朵花
站在土豆花盛開的家鄉
我是一朵花
走在土豆花盛開的家鄉
我是一朵花
死在土豆花盛開的家鄉
我是一朵花
我的名字叫彝族
大黑山一日游
可以用手勢
跟一匹漂亮的母馬
簡單地打個招呼
讓她看見你
快樂的樣子,相信你
至少懷揣著
九十九個可愛的孩子
可以用眼神
鼓勵紳士般的獵狗
去那密林深處,告訴
寂寞的母狼
這美好的春日
應該怎么過
還可以用胸膛,用淚水
抱緊了身高接近四千米的大黑山
你如果需要糖
它就是你的糖
你如果需要愛情
它就是你的愛情
幸福的阿依巴迪①
右手在前
左手在后
敬一杯酒
給父親,父親呵是藍天
(轉過身
替藍天,把酒喝了轉過身
替藍天,深情地告訴自己
一定要勇敢、堅強……)
左手在前
右手在后
敬一杯酒
給母親。母親呵是大地
(轉過身
替大地,把酒喝了
替大地。親切地稱呼自己
為“親愛的孩子”……)
天地之間
只要有酒
到處都是
阿依巴迪
幸福的家
注:①彝語,指孤兒。
致命運女神
圓圓的苦養餅一樣
掛在藍天上的是太陽
而不是月亮
或者是月亮
而不是太陽
我用屁股
也能夠看清楚
如果這一點
還不足以說明
我就是你要找的人
我只好把我的弟弟
扛在肩上,讓你看
讓你想:“我的柔情
是否用錯了地方……”
我想重申萬遍
我的所作所為
不是挑釁
而是不言的愛
牧羊曲
看見一只羊打敗一只羊
我的身上
屬于父親的部分,就傻笑
看見一只羊被一只羊打敗
我的身上
屬于母親的部分,就會疼
經常地傻笑
經常地疼
我就成了現在這模樣
我的女兒
在月亮湖的水里
在苦蕎麥的花上
在阿布澤樂山的積雪中
遠遠地敬著我,看我
在人世間,低著頭
把自己的家一直背在自己的身上
聽我,一次次抬起頭
把自己的名字說給風聽
面對一朵花的牛
面對一朵花的牛
有機會成為世界上
第一頭把母牛比喻成花朵的牛
這千金難買的機會
它不知道珍惜。我看見
它就用鼻子聞了聞
我估計它的想法
很簡單:吃得就吃
吃不得就不吃
作為詩人
我的想法卻復雜得連我自己
都覺得過分
通向哈拉所什的路上
有的人已經認輸
有的人雖然還在嘴硬
但是對傳說中的哈拉所什
其實已經提不起興趣
目前的我
光榮地屬于第二種
讓我用腳想一想
今年是什么年
哦,媽媽
今年我第一次四十歲
我背著我的死
我背著我的死
曬著我的太陽——
我不喝酒,也比別人酒醉了還要沖動
我笑:啊,在我和蒼老的大黑山之間
全是辣子,都不辣
我說不辣,就不辣
我哭:啊,在我和傻笑的金沙江之間
全是鹽巴,都不成
我說不成,就不成
我背著我的死
曬著我的太陽——
我一喝酒,就清醒
就能原諒了全世界
我唯獨不能原諒的是我自己,除非他
割去舌頭的一半
除非他,砍掉
右手的食指
我背著我的死
曬著我的太陽——
敬愛的寬敞明亮的云貴高原啊
請允許我,允許我
動用
您那偉大的子宮
——雖然我用全部愛情深埋在心上的寶貝其實是一塊石頭
在這里生活
這是個美麗的地方
我是個幸福的人
在這里生活,我常常這樣想
這樣想著的時候
我就會看見,我的羊們
也正用漂亮的小眼睛
向我傳遞著友情
我相信它們
知道我想說什么
我相信它們
懂得起,我憑什么自豪
真想喊它們一聲兄弟
就用我曾經把鞭子狠狠地
抽在它們身上的
右手
海拔3800米的燕麥
這地方海拔3800米,只適合種燕麥
我就種燕麥
千百年來,每一季燕麥
總是按時達到應有的高度
這是我的福氣
在應有的高度上,燕麥們
相互鼓勵著
停住了對大地媽媽的吮吸,彎下了腰
這是我最愿意看見的景色
我也彎著腰
我也是,海撥3800米的燕麥
冬天即將過去
冬天即將過去
大雪卻又下了整整一夜
寨子里有個牧羊人就在這夜里
去了天堂
這消息來得盡管有些突然
我還是平靜地坐著接受了它
因為我記得就在不久以前
我和他曾經熱烈地討論過的話題
正好是飛翔
一群人按年齡大小依次端坐
一群人按年齡大小依次端坐
一律地盤著腿
我身在其中
我的位置已經比較靠前
位置已經比較靠前的我
總是緊閉雙眼
露出微笑
準備唱歌
我的意思,有時是:
我從來沒有這樣明確過,我的聲音
該去的地方
有時是:
我覺得我身上的一些特征值得盡量保持
一般情況下都是:
無論如何
我最喜歡的東西,還是人
站在借宿的矮郎街上
我知道他們的骨頭里
曾經開著只有太陽看得見的花
我知道他們的血管里
曾經流淌著比月亮的手,更體貼的人
的歌謠;我知道
他們曾經驕傲地
就在自己的
敬愛的火草爾村就著燕麥、洋芋和苦蕎完成了生和死;沒想到這個尋常的日子,他們騎著風,來到陌生的矮郎街來到不孝的我酒后的白日夢里
一種憂傷淡,而且輕卻準確地擊中了我的心臟“啊”的一聲從他們中間
回到作為阿米和我的共同財產的雙人床上傾訴的欲望從來不曾如此強烈用冷水洗臉,想降溫效果也不明顯
站在借宿的矮郎街上我第一次這樣獨自痛苦地享受一個秘密:有個人剛從死人堆里爬出來
風,不停地吹
風,不停地吹
從上午到下午,就那樣,一直不停地吹
就像在提醒我,有什么事情要發生:就像
在警告我:做好應有的準備。我想
告訴它,我已經不是孩子;可是我懷疑它
和剛剛被我再一次原諒的上帝一樣
聽不懂我的彝語。我
只能把一只繪著綿羊眼睛的杯子一次次
舉過頭項
就差死給它看了……
“要下點
雨了吧”。有經驗的
把自己斜放在舊藤椅
里的沙巴達哥也許四十歲,也許三十幾
可以確定的就是,他吃過飯了
羞于同他討論
下雨好不好的我,用一杯酒
向他,并通過他
向借宿的矮郎鄉表達了
敬意。因為唰唰唰地到來的不是美人
也不是冤家
而是催人瞌睡的雨點;更因為
晃動在綿羊的小眼睛里的這一天我早就
又失態啦
王家的事
王家的事
無論大事小事
無論紅事白事
無論正事閑事
都不是
我的事
因為我
不姓王
就這樣
就這樣吃飯
就這樣睡覺
就這樣看著你
你可以相信我是乞丐
也可以懷疑我是天使
我慶幸我已經沒有母親
我現在已經能夠
坦然自若地和我的新鄰居們交談
每當他們中的誰說
要把誰誰的母親怎么樣
的時候
我的面容已經幾乎慈祥
因為我已經沒有母親
在一起
——獻給一位漂亮的漢族女詩人
和我在一起
就是和大黑山在一起
和大黑山在一起,你就是
一株倍受歡迎的新品種燕麥
大黑山一定會咬住風的耳朵
深情地,倒下來將就你
做你的肥料
和大黑山在一起
就是和我在一起
和我在一起,你隨時隨地
都可以在你隨身攜帶的漢語里躲起來
如果你隨身攜帶的漢語不夠用
我一定會咬住風的耳朵
深情地,立著
讓你在你愿意的任何地方潦草地刻下
“某某某到此一游!”
我的一天
太陽一出來,我的目光就躲閃。躲躲閃閃的我
像個后娘帶來的孩子不記得了自己的老家。仰著頭
我卻忍住了哭
轉過身
我又忍住了笑
月亮忍不住
已經白癡一樣白
這樣很好
七月的風,不長眼睛地吹
吹大了頭羊的頭
吹走了敬愛的布谷鳥
吹得我的妹妹
臉上的高原紅,黑了
又紅。亮著胸膛
矮矮地站在
自己的涼山
我開始號稱吉狄阿普
動不動就故意大聲地
咳嗽:這—樣—很—好!
會理,會理
放豬的吉狄想去會理
而且,去了就再不回來
但是去會理需要錢
放豬的吉狄沒有錢
吉狄放的豬
不想去會理
偏偏去了會理
而且,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休息在一座小山上
閉左眼睜右眼
休息在一座小山上
一只白兔的離去
多么使人難過——
它不相信
我也曾經那樣能跑能跳
閉右眼睜左眼
休息在一座小山上
一只烏鴉的到來
多么惹人高興——
她的黑,一下子就叫醒了在我體內
沉睡已久的情欲
斜著眼站在……
斜著眼站在
花里胡哨的你地爾庫街頭
我不說:“我剛從你們的奶奶那里來
我鞋子上的泥
全是她老人家硬要我帶給你們的問候?!?/p>
我微笑著鼓勵他們:“再冷漠些吧!”
因為和我面對面走過互相
連個招呼也不打的人們中
沒有一個是我孫子
在一個正常死亡的
親人葬禮上的講話
遠親近鄰三朋四友
你們的腳辛苦啦
你們當中的爾恩家
仁列家、米色家和埡口的雷家
分別用一頭牛表達了自己的心情
還有一些單位和個人
用白布,用大米,用酒
或者直接用人民幣
表達了自己的心情
這里不再一一點名
需要指出的是
心情都是一樣的心情
都是希望,明天
能夠順利地輕輕地
把眼前叫不醒了的這個人
送上山,通過火
交給來自茲茲撲巫的祖先
這是件好事
現在,我要講的是
該哭的哭
該笑的笑
該吃飯的吃飯
該睡覺的睡覺
該喝酒的請繼續
在群山里面
有一些沒有生命的物體
看起來很像人
有的甚至
比人更像人
比如昨天我在牧嘎吉勒看見的那塊石頭
我就覺得它
至少比你們的父親我
一個以眼睛的小著名于三五個朋友問
的詩人
好看
火草爾村
豬朝前拱
雞往后刨
狗抬起一條腿,撒尿
貓蓋屎
兆林兄寫詩
阿詩瑪已經在路上
從火草爾村
站在詩歌上,看天下
我看見云貴高原上空一朵羞澀的云,飄著
我懷疑
那是彝族民間故事中獨有的阿詩瑪
知道自己有多美的阿詩瑪
處女阿詩瑪
從詩歌上下來
在火草爾村,玩泥巴
我始終相信有一個神話需要我成為主角
相信
三千年如一日地愛著的
三千年如一日地恨著的
我的
阿詩瑪已經在路上
《亂彈三國》成書出版
繼長篇歷史小說《天國遺火》由作家出版社于2006年1月出版后,張士渝同志又一新作《亂彈三國》再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
在一年的時間里,相繼有兩部作品與讀者見面,這是張士渝的喜訊,也是涼山交通戰線一大喜訊,更是我州文化戰線新結出的碩果。
《亂彈三國》全書共分三輯:“亂彈三國”“散文隨筆”和“故事小說”計24萬字。書中文章都是他工作之余嘔心瀝血的結晶。
張士渝同志是勤奮的。首先是勤學,勤于讀書。在疑慮浮燥的世風里,能靜下心來讀書,而且是帶著現實中的一些問題去讀去思考,能在《三國演義》這部古典小說中翻出新聲,彈出“弦外新音”,這是難能可貴的。其次,是他的發奮寫作。他是涼山公路系統的新聞排頭兵,要報道系統中的重大新聞,要采寫職工中的先進人物和事跡,還要編輯出版《涼山交通》這份頗受職工喜愛的刊物??梢哉f,涼山州十八個縣(市)的道路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就是在這繁忙的工作后,還能把下基層的所見所聞寫成散文、小說,真令人肅然起敬。
據我所知,在《亂彈三國》尚未成書,也沒形成《亂彈三國》熱之前,張士渝同志的《亂彈三國》已在刊物連載,很受朋友和讀者的歡迎,大家都希望他能結集出版。果然,他不負眾望,如今此書就擺在了讀者面前。
(喻澤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