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早晨,我與小伙伴們到景色秀麗的瀘山游覽。
瀘山座落在西昌城南不遠處,我們乘車不一會兒便到了。來到山腳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金碧輝煌的牌坊,上面刻著“瀘山”兩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牌坊后面是通往瀘山的公路,這蜿蜒起伏的公里似瀘山身上的一條腰帶,灰白灰白的,在山腰間繞來繞去。
我們走在這盤山路上,忽然,陣陣鐘聲從山里傳來。隨著鐘聲的響聲,鳥兒們也不甘示弱地唱起歌來,那歌聲清脆悅耳,此起彼伏。霎時間,鳥啼聲、鐘鳴聲交織成一曲大自然的交響樂。
我們循著鐘聲,來到了半山腰那綠樹掩映的光福寺。寺廟的四周全是樹林,那高大挺拔的松樹好象要與藍天親吻;那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為腳下纖弱的小花、小草撐開了綠色大傘;那古老的柏樹迎著晨風輕輕地擺動著枝葉,象是向人們講述著古老的故事。據介紹,這是一棵有兩千余年樹齡的九龍漢柏,相傳為西漢惠帝所植。漢柏樹干蒼勁扭曲,質地堅硬如鋼鐵,因樹皮蒼老似龍鱗,枝干形似九只張牙舞爪的蛟龍騰空飛去,故名“九龍漢柏”。被評為“巴蜀樹王”之一,聽說世上絕無僅有。
九龍漢柏旁邊是一個菊花園,進入園中,一陣芳香便撲鼻而來,有粉紅色的龍爪菊、有深紫色的大立菊、金黃色的塔菊、湛藍色的立菊……龍爪菊的樣子格外可愛,外面幾層花瓣向后撒開,中央幾層分散開來,宛如龍的爪子;立菊的氣味異常芬芳,引來了一大群愛打扮的花蝴蝶翩翩翻飛不肯離去。
我們繞過光福寺,沿著一條曲折幽靜的石階,一路攀登,廟進廟出,不一會兒便來到了位于瀘山最頂端的五祖庵,這里繁花似錦、古木參天、獼猴成群,站在廟前放眼望去,只見山下的邛碧水悠悠,水天一色,漁舟點點。湖岸的村莊、稻田、小橋、流水風景如畫。我們的心情激動無比,伙伴們有的唱起歌來,有的向著邛海大聲呼喊:“邛海——邛海!”。
五祖庵的后面是松林,林子里涼爽極了,秋風吹來,發出一陣陣“沙沙……”的松濤聲,好象在歡迎我們的到來。松林里,潺潺的山泉從石隙間溢出,清亮透明,林中各種野花受到泉水的滋潤,競爭相開放,這一叢叢的野花就象給松林穿上了美麗的繡花鞋。
我想,如果是夜晚登上瀘山,一定是明月映青松,寂靜伴古寺,瀘山更加神秘而動人。站在寺廟門前眺望遠方,觀城區華燈齊放,閃閃爍爍的景致,默誦古人“誰把太空敲粉碎,滿天星斗落人間”的詩句,那更有韻致呢。
古人說的“半山明月半山寺,一湖煙雨一湖舟。”我覺得是對瀘山的真實寫照。瀘山,旅游的絕勝佳境使人陶醉的地方,你無愧于“川南勝境”的美稱。
(指導老師 廖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