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百姓稱為:每年夏天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強的慈善助學活動。
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原天津市委書記張立昌同志稱贊為“在社會有很大反響”。
被中華慈善總會譽為“慈善組織與新聞單位成功合作的一個范例”。
“愛心成就夢想”慈善助學活動是天津市慈善協會與各區縣慈善協會聯合天津日報報業集團《城市快報》共同開展的、資助全市困難家庭中考人大學的應屆畢業生人學學費的品牌慈善項目。
這項助學活動自2004年啟動以來,每年7月份舉行一次,至今已經開展了四屆。四年來,共向全市732名優困生發放助學款314.09萬元,成為天津市每年夏季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強的慈善助學活動。曾經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原天津市委書記張立昌同志稱贊為“……做法很好,在社會有很大反響”;被中華慈善總會譽為“重點突出,社會影響廣泛,在資金募集上大膽探索,是慈善組織與新聞單位成功合作的一個范例”,并獲得中華慈善總會頒發的“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這個項目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資助范圍和救助標準與政府救助緊密銜接
“愛心成就夢想”慈善助學活動啟動之初,市慈善協會和《城市快報》就全面分析了全市高中畢業學生和低保特困家庭的基本情況,并深入到部分重點中學進行了調查摸底和重點訪問。經過認真研究,確定受助學生的條件為:
1.在本市有常住戶口的應屆高中畢業生;
2.本人品學兼優,高考成績在本科一批分數線以上、報考國內大專院校被錄取者;
3.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民政部門定期特困救助補貼。
這樣的救助范圍既限定了受助學生家庭必須是享受政府救助的對象,又要求受助學生學習成績優秀,體現了慈善組織對特殊困難群體重點救助的特點。在救助標準上,考慮到政府的低保或特困救助只能解決受助學生家庭的基本生活,確定了對符合條件的學生,資助首次入學的全部學費(為了體現對每個學生的公平救助,2005年以后,調整為每人4000元),體現了慈善幫扶對政府救助的補充。
活動開展四年來,在社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有的學生家長說:“沒有這筆資助,家庭和孩子得遭多大的難啊!還是政府好,社會好,天津好,天津人好”。有的受助學生給協會來信表示:“努力學習,繼續保持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以優異的成績回報家鄉的慈善人士。”
二、經濟幫扶與思想道德教育有機結合
經濟幫困和精神幫扶是現代慈善組織的兩項基本職責。“愛心成就夢想”慈善助學項目,對這兩方面的有機結合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其主要做法是:
1.在報紙刊登受助學生的事跡。《城市快報》成立了由副主編、內容總監、教育工作室記者組成的工作班子,拿出專門版面,共刊登了1300多篇稿件,在開辟的“走進自強學子”專欄中,介紹了近百名受助學生笑對清貧、自信自強、頑強拼搏、樂于助人、努力成才的事跡,并配發了他們的照片和感言,在廣大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每年7、8月間,都在津城形成一次對自強學子的“追星熱”。
2.舉行自強學子報告會。從2004年到2007年的四屆“愛心成就夢想”助學活動,先后有20多名受助學生向數千名聽眾作了13場報告,在社會引起很大的反響。南開大學一位社會學系教授在報紙發表文章說:“把他們自強自立的奮斗經歷介紹給更多的同齡人,讓更多的孩子體會到關懷和愛,學會積極堅強地克服生活中的困難。一定不能讓孩子們生活的貧困變成心理上的貧困。”
3.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活動。為了讓受助的學生感受愛、學會愛、回報愛,每年都組成受助學生合唱團,參與捐贈活動的演出;組成義務小分隊開展“好心好報,舊報紙回收”和義務售報,自籌善款活動。為了讓受助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組織他們到愛心企業進行工作實習。為了讓愛心在受助學生心中得到升華,組織他們開展“祖國在我心中”為主題的天安門看升旗活動。
4.舉辦“愛心成就夢想·心靈之約”懇談會。為了讓受助學生把愛扎根在心中,把自強精神帶到大學校園,每年都組織有資助人和受助學生參加的懇談會、認親會、見面會、座談會、宣誓會等,形成“愛心”與“自強”的交流與互動。
三、募捐形式多樣,充分體現社會廣泛參與的民間救助特點
“愛心成就夢想”慈善助學活動募捐形式多樣,充分體現了社會廣泛參與的民間救助特點,主要募捐形式有:
1.建立“《城市快報》慈善助學專項基金”,發揮媒體的影響力,廣泛動員社會參與。四年來,有200多個企事業單位,近萬人次向基金捐款,使這項基金成為協會社會參與度最高的基金之一。
2.通過報紙介紹和舉行報告會、見面會,向社會推介自強學生,開展定向募捐。許多單位和個人被學生的事跡所感動,主動向他們捐款,有不少捐贈者,承擔了資助對象大學期間的全部學費。
3.舉行了以“愛心成就夢想”冠名的系列募捐活動。主要有:出售愛心席位的大型“慈善之夜”酒會募捐;進行藝術品拍賣的慈善拍賣募捐;拍賣《城市快報》通版廣告版面的“慈善廣告義拍”募捐;組織受助學生義賣報紙和出售“自強學生報告會”門票募捐等。
四、規范運作、公開透明貫穿項目全過程
1.組織。由市慈善協會和《城市快報》有關人員組成“愛心成就夢想”慈善助學活動領導小組,并明確了相應的管理職責。
2.制度。制定了《城市快報慈善助學基金管理辦法》、《困難學生受助條件》、《受助學生報名和審批辦法》,并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
3.執行。對于受助學生:直接接受報名,嚴格審查條件,由領導小組審批,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受助名單。對于捐贈善款:設立專賬,進行專項管理,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捐贈明細。對于善款發放:采取現場發放,面對面發放,區縣慈善協會發放,由受助學生簽收等方式,并向社會公布發放結果。
4.監督。由媒體發布信息,接受社會監督。由慈善協會監事會對項目進行跟蹤,接受內部監督。召開項目評估會,邀請捐贈方代表和受助學生代表,教育界、新聞界、社會科學界有關人士,對項目進行評價,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