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唐山;明代;多寶佛塔;開平衛
【摘要】位于唐山市東礦區王輦莊鄉任莊子村西北的多寶佛塔是一座八角七層的仿木構密檐實心磚塔,建于明萬歷二十二年,當時這一帶屬開平衛管轄,此塔的修建可能與戚繼光主持修建的遵化永旺塔有關。
在唐山市東礦區王輦莊鄉任莊子村西北1.5公里處有一座古塔,名為多寶佛塔。該塔坐北向南,為仿木構密檐實心磚石塔,通高13米,整體八角七層,由塔基、須彌座、塔身、塔剎四部分組成。塔基由巨型方石壘砌于地下,須彌座下部為疊澀磨磚壘砌,上為磚雕斗拱出檐,中部磚雕八個壺門。第一層塔身東、西、南、北四方各置磚券假門,門內磚雕佛像。八角處均磚雕一座小塔,一半鑲入塔身,一半露于外表,其形制與主塔相同。一層上部以磚雕五踩斗拱出檐,二層至七層均為疊澀壘砌出檐(圖一)。在第一層塔身南向假門上鑲砌有石匾一塊,刻“多寶佛塔”四字,落款為“大明萬歷甲午成道日立”(圖二)。 明萬歷甲午,即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

經調查,這座多寶佛塔與唐山遵化馬蘭峪永旺塔的建筑形制基本一致,結構相似,僅略小一些。永旺塔由戚繼光主持修建于明萬歷十年(1582年)[1],早于多寶佛塔12年。戚繼光卒于明萬歷十五年,顯然多寶佛塔與戚繼光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兩塔的建筑形制又如此之相似,結構如出一轍,筆者認為絕非偶然。

據《明史·兵志》所載,明永樂以后在今唐山開平添設的“ 開平中屯衛”[2],與薊州、山海、遵化、密云等均為護衛京城的重要衛所,直至明末仍為重鎮。如“ 六城東護關門,西繞永平,皆近關要地。承宗飭諸城嚴守,而遣將戍開平,復建昌,聲援始接。”“ 得灤(灤州)則以開平兵守之,而騎兵決戰以圖永。”[3]從地理位置看,開平東距多寶佛塔約16公里,在明代,王輦莊、任莊子一帶當屬開平衛管轄之內。故此推測,多寶佛塔的營建很可能有永旺塔建造者的參與,或者是將永旺塔作為一個主要的參照物進行修建,以至為唐山留下了一對東西遙望的姊妹塔。
1988年,多寶佛塔被公布為唐山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唐山市古冶區民眾集資對塔進行了修繕,使這座歷經400余年滄桑且又曾遭強烈地震之毀的古塔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圖三),它將為研究明代古塔的建造藝術、佛教思想及軍事防備等提供實物資料。

————————
[1]李子春、趙國英:《永旺塔與戚繼光》,《文物春秋》2001年 6期。
[2]《明史》卷90《兵二》,中華書局,1997年,第2219頁。
[3]《明史 》卷250《孫承宗傳》,中華書局,1997年,第6475頁。
〔責任編輯:張金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