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寶寶誕生了,家里平添了更多的歡聲笑語,可別小看了這小人兒,一年的費用還真是一筆數目。尿片、奶粉、玩具、書籍、早教……樣樣都不能缺。如何優化利用這筆開支,成了現代家庭理財的一個大學問。今年我們將特設理財欄目,每期邀請理財師針對一個家庭案例,提出具體的理財建議,優化設計,開源節流,為寶寶創造最優質的生活。讓我們相約在“理財起跑線”。
案例 陸雨欣寶寶家庭檔案
爸爸:陸先生,33歲,私營公司合伙人,年收入應在30萬元左右,但由于公司性質,爸爸的收入基本留在公司運轉,只有每月5000元工資補貼家用。
媽媽:姚小姐,28歲,國有企業員工,月收入6000元。
女兒:陸雨欣,1周歲。
家庭財務考慮——欣欣媽
由于孩子他爸的資金都是用于生意的周轉,因此家中的生活開支基本由我來供給。由于我們新買了一套房子,每月的按揭有2570元,說實在,這筆開支對于我們目前的生活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寶寶現在只有1歲,需要用到的開支相對還比較少,在早期教育上現在也只有5000元/年的開銷。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教育上的花費肯定會越來越多,而房地產的投資又不是立刻能有回報的,所以,我擔心,隨著孩子的長大,家庭的負債會加劇。我該如何打理手頭上的資產為好呢?
案例點評:
從家庭資產情況來看,該家庭的主要資產和負債都集中在房地產上,家庭主要成員的收入來源并不穩定(主要指陸先生,私營企業,業務擴張期),而且日常開支在房產貸款上就占了39%,對該家庭的投資規劃有一定的影響。家庭的投資品種過于集中房地產,隨著房產投資收益率的下降,投資回報率可能會令你失望。
缺少小孩教育基金儲備,同時孩子的醫療保障投入不足。
家庭的保障計劃僅限于保險,過于單一,隨著小孩的長大,家庭的開支也會逐漸加大,在保持目前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如果主要收入來源不發生變化,該家庭日后的現金流轉將較為緊張。
投資建議:
目前客戶屬于承受風險壓力最強的時期,根據家庭情況應對今后的投資預期和要求有明確的目標,同時制定可操作的計劃。
從投資熱點、集中投資的角度來講,客戶可以選擇降低房地產的投資比例和負債,同時針對目前的投資熱點拓寬投資渠道。
針對客戶流動性資產較少的特點,應從公司或房地產上抽取部分現金補充。
針對客戶的職業,應配置部分比例的信托、保本基金、債券貨幣類基金,比例控制在現金和銀行存款的30%以上。
理財師:鄭重 中信銀行杭州分行貴賓理財中心擔任理財經理,銀行從業經歷14年。個人長期從事個人金融業務,擅長個人的投資理財策劃,對投資熱點有著良好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