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朵拉達
西朵拉達:四川喜德縣的彝語地名,
是彝語北部方言標準音的誕生地。
——題記
養麥金黃 果實充滿陽光
耳熟的山歌飄自遠山
落進心田有如天籟般酥心
親人的音信翻越火塘
抵達彼岸不受污染地干凈
是哪一朵白云馱來的母語啊
那么標準的方言 讓故鄉的雨
盈出每個男人的眼眶
待我對月把酒 欲淚還羞
一列火車從西朵拉達駛過
穿透秋風 穿透夜色
我本該不是客人
卻勝似客人
下一站 應該叫寧蒗
家譜是你千年的餐券
彝語是你萬年的船票
火古昭覺
火古昭覺:四川昭覺縣的彝語地名,
大小涼山彝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題記
女人之中的女人
裙子拖地的母親
我是你吃著洋芋長大的兒子
翻越一架陡峭的山梁
游向一條海闊的江河
男人之中的男人
獵槍沖天的父親
我是你喝著羊奶長大的女兒
穿過一脈貧瘠的苦蕎地
走進一片冒汗的甘蔗林
沒有一條道路
不通向北京
我卻以我的方言趕路
惟恐激怒了母語
彎走萬里路
沒有一條江河
不流向大海
我卻以我的家譜渡河
生怕違背了父命
錯去千條河
拉布俄卓
拉布俄卓:四川西昌市的彝語地名,
大小涼山彝族人向往的圣地。
——題記
我從你的天空劃過
飛越一條叫阿紅諾依的大河
五分鐘 或者說 一瞬間
不留痕跡
你從我的心口拂過
不隔山 不隔水
五十年 也許是 一輩子
帶走一切
我是你的五百年前
懵懵懂懂 越江飛去的
一只灰色的丑小鴨
向古森林的深處
去預見自己未來的美
我是你的五百年后
踩著祖先的腳印 跨江歸來的
一頭黑色的老虎
向南高原的高處
去拜謁祖先的火葬地
夢里見了千百次的拉布俄卓啊
我從你的人民的肌膚
照見自己骨骼的黝黑
從你的山川的輪廓
讀懂一見如故的因由
靈牌指引了千百回的拉布俄卓啊
流過我身上的血液
是你純凈的雪水
發自我身上的光芒
是你滾燙的體溫
雅礱江
涼山彝族人認為,跨過了大江大河,
再大的仇恨,也就可以一筆勾銷了。
——題記
大山讓路
一條魯莽的大河
卷走兩岸的巨石
卷走蒼茫的歷史
一個同樣魯莽的民族
從它的身邊路過
卻沒有一個人
敢于以身試河
他們身后的竹林
長成了扶手的拐杖
一位逃命的奴仆
跳江游了過去
后來他逢人就說
那條偉大的河啊
它擋住了一個民族
祖地
我是你不慎被風吹飛的
一朵春天的野花
落回大地
又是一粒回眸春天的種子
渴望長成
一棵比山還高的望天樹
神泉
三十代人 同飲一口
阿蘇拉則祭司挖出的井水
祖先煽情的遺囑
流自某人的嘴巴
諳達世情的先生
從中 渾水摸魚
一個神字
被嘴巴緊緊咬住
由它 記錄往事
對于未來 嘴巴
也是無能力力
黃茅埂
肉眼能夠抓住的
最高的梁子
俗名叫黃茅埂
如果用心看一眼
它的身上爬滿了
蟲草一樣柔嫩的綿羊
夠招待
彝山千年的來客
美姑河
美姑河位于四川涼山州美姑縣,
河畔養育了眾多的美女俊男。
——題記
迎著美姑河
我輕輕走來 祖先的童年
裸著身子 在河畔拍打
屬于彝人的快樂
天鵝一樣潔白的姑娘
正在梳洗心上人的駿馬
指間彈回的喜色。
比河水還干凈
群鷹一樣飛翔的男人
攀親道故的鄉親
他們說服河水釀造的美酒
落滿山間的小道
這個偉大的家族啊
火塘燒熟的鍋莊石
夜色一樣黑 五嘴銀酒壺
收藏彝山千年的風流
如果向河水打聽
遷徙的來路 照見的
一定是舊日的家門
山上野馬 山下金魚的大地
寧可爛醉如泥 躺著回去
也絕不留下遺憾 站著轉身
讓我轉告寧蒗的親人吧
美姑河畔的美酒 比牛更牛
跨越天堂的地界
在寧蒗,老人死了,畢摩都會口誦《指路經》,沿著遷徙線路,把他們送回昭覺縣境內一個叫勒俄那比的埡口。埡口以北以東的地名,卻因多年無法聯系,被遺忘了。
——題記
火古昭覺以南 那個叫
勒俄那比的埡口 畢摩經書里
人間最后的驛站
我的車輪
撞見遷徙的來路 。
迷失了五百年的祖地
遺忘了五百年的家譜
一杯酒里的野馬
嗒嗒歸來
祖先的火葬地
還在蒸騰族人的體溫
路遇的方言 讓久別重逢的人
不會錯 鏈接
也不必引經據典
指路經書以北 死了
才能跨越過去的地界
血脈相連的神山
我的車輪
撞見更遠的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