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的北京車展閉幕后,北京車價就開始進入價格低谷期。降幅最大的是廣本雅閣,其價格平均下降了2.5萬元,降幅達到車價的11%。降價幅度緊隨其后的是東風本田思域(報價,降幅達1.1萬元,這也是思域自上市以來幅度最大的一次降價。)上海通用君越也有較大幅度的降價,部分經銷商處君越的降幅達1.5萬元。有數據顯示,此次降價潮席卷了各檔次的車型,各個品牌的車型都有較大幅度的降價。車展結束后的一周時間內,降幅最大的是東風標致和夏利車型,降幅分別達到了車價的3.3%和3.6%。另外,市場上豐田新威馳的售價也下降了2.9%,北京現代伊蘭特車型售價下降了2.3%。從2006年11月末開始,市場上大部分車型的售價已經達到了2006年的最低價。
相關負責人分析,車展后是行業和消費者對車市關注度最集中的時期,因此有部分廠家和經銷商會在車展結束后降價促銷,另外,北京實施的OBD政策也促使經銷商大幅度甩賣未加OBD的車型,而隨著OBD車型的陸續到貨,降價潮將有所減緩。
但是,年底是銷量提升的關鍵時期,也就成了各品牌降價的集中時段,在車市,各個廠商為了完成年初制定的銷售目標,往往會選擇在年底的時候動用價格手段,向市場拋售車輛。

眼下車市降價風暴之猛近年少見,但風暴之后,新車上牌榜上卻并沒出現預期的彩虹。消費者天天盼著汽車降價,但買了車卻又擔心降價,而每次擔心又常常應驗,結果是大家反倒緊捂口袋,不敢買車。
其實,關于消費者對汽車降價的不領情還有一種說法,一是消費者對一些廠家擠牙膏式的降價失去耐心,二是消費者對一些廠商在投放新車初明說不降價,暗地卻又降價不斷的做法也越來越不信任。當然,新車上牌量走低的原因,也并不全是消費者對降價不領情。據一些經銷商表示,由于前期的降價,目前已有相當一部分車型陷入無車可供的境地,許多定單要等到春節之前才能交到消費者的手里。屆時,汽車銷量的統計數據有望飄紅。
今年新款經濟型轎車應當是車市主角,目前,國內至少有十款價格在十萬元左右的轎車產品準備拼爭工薪市場。出手的低價和日益改新的配置讓消費者不能不動心,因此,從今年第一季度開始,低價行走的車市不一定就是低迷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