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水與火
水,我一向認為是文靜的代表,晶瑩、明澈。平靜的,不留一絲痕跡;瘋狂的,掀起萬丈狂瀾;溫柔的,微風吹過,碧波蕩漾;張揚的,滴水穿石,無堅不摧。只要與水有關系的,便令人有一種內向的、神秘的感覺,冷艷而又冰涼。
火,我想大概所有人都會聯想到奔放、狂熱這些詞吧,卻幾乎無人想到火也有軟弱的一面。用過火柴的人應該知道,當火即將熄滅的時候,會冒出一縷黑色的煙。我想,這正是它在即將消逝之前所做的最后……也許是掙扎,也許是哀號。
我愛水,也愛火。有人說水與火互不相容,水遇到火會蒸發,火遇到水會熄滅。但世人所看到的都是表面,誰又知道它們的本真呢?也許,在這個開放的年代,個性成為當前最時尚的話題。可人們卻誤解了“個性”這個詞語,認為放蕩不羈才叫做“個性”,其實,內向也是一種個性。
No2:美術與主持
我選擇,我就得負責。這也許就是我一直堅持下來而沒有放棄美術的原因吧。這正如水一樣,平靜、內向,但內心張揚,堅持下去,也許真有“石穿”的那一天。
正如火一樣,主持就得開朗。做好了,可以“美名遠播”。主持人的表現是人們用眼睛能看到的,神采飛揚、侃侃而談,其實,臺下的他們未必如臺上一樣。
的確,有人曾經對我說:為什么要選擇兩種截然不同的愛好呢,這樣不可能把其中一樣做得很好。這時我不再是那個屬水的男孩。我想要突破這種言論,目的就是讓人注意我。
曾聽到一位高年級的同學說:“我不是一個愛表現的人?!蹦菚r我想,他是屬水的,并因遇到“同類”而欣喜。可我不能知道也無權問他:“你是否會為別人的眼光而改變,變成火?”我只是轉過身,沉默一陣后,帶著火的口吻對他說:“假如我有幸成為明星學院的主持的話,我一定推薦你?!币驗樗诤吆邍\嘰地唱著,我仿佛在那時已經看到他熱情的瞳孔。
我會由水變火,那是因為我有一段經歷與感悟:自從升入初中以來,學生會、廣播站、校長助理、文學社我一概沒有參加,因為當時的我對此已經厭倦,想全心全意做回“水性生物”,不要張揚,不要表現,只要平平淡淡地學習。把學習搞好,考個好高中,考個好大學。這與常人的想法有什么區別?無非就是讀書,發展,前途……而這樣做并沒有讓我感到快樂。每當看見同學們參加各項活動時,我心中便會感到一陣空虛,所以,我決定……
現在的我,樂意交朋友,想要給別人帶去更多快樂,雖然有些同學會用“哈寶”或者“人妖”這些詞語來形容我,但是,我樂意。
少了平靜,卻能讓我在忙碌之余體驗到快樂,但這時的“空閑”已經不再是空虛,水與火也真正融合到了一起……
【指導教師:陳楠】
【寫作札記】
自入初中以來,我浪費了許多鍛煉的機會,也許是因為“面子問題”害怕競選,或是因為“里子問題”不夠自信。我相信有許多剛入初中的同學有過這樣的苦惱,不過,現在請相信我,大膽參加,必有所得!
【家長點評】
讀了孩子的這篇文章,作為家長,我感到孩子確實長大了,寫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并學會了思考,能站在一個角度對水和火作充分的描寫,并從這兩個對立的矛盾事物中結合自身的特長愛好,找到矛盾事物的矛盾面,初步揭示出矛盾事物的統一性和多面性,即: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
【教師點評】
第一次看《水#8226;火#8226;我》的時候,我感到很驚異,七年級的學生就能將物我結合,寫出如此有深度有個性的文章。慢慢地,我理解了,因為寫作的靈感來源于生活!剛進初中的胡果同學很沉靜,但無論怎樣,也無法壓抑住他內心奔放的熱情,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個性發展的需要,給了他無限的空間,他爆發了,在“水”與“火”的結合中獲得了成功和快樂,此文正是他對生活感悟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