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本刊資料室
1998年,一個名為“速溶片”的新名字首先出現在正式出版的國際藥學雜志上。
當年《歐洲藥典》開始使用這一術語,并將其規定為:一種“放在口中就能在吞咽之前迅速溶解的片劑”。實際上,“速溶片”即為后來上市的口腔速崩片的雛形。最早開發出速溶片的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法國小公司——Ethypharm,該公司研究人員首創出FlashTab的生產技術。據該公司的CEO介紹,將這種新型片劑放在舌面上,在30秒鐘之內,FlashTab會自動崩解成無數小顆粒并被口腔粘膜迅速吸收進入血液循環,而且不僅無藥物苦味殘留,還有令人愉快的水果香味與甜味。
按照基本生產流程區分,口腔崩解片可以分為凍干法、模制法和直接壓片法三大主流技術平臺。其代表企業分別為RPScherer (美國)、Yamanouchi (日本)、 Cima(美國)和Ethypharm (法國)。其中Cima與Ethypharm是直接壓片法的代表,而直接壓片法由于其相對較好的技術可移植性以及較好的成本控制,更適合中國等發展中國家。
FlashTab的問世,當時在西方藥劑界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效應,因為這種構思與設計非常精巧的新型片劑完全跳出了傳統片劑必須先喝水后吞咽,再在胃腸道內吸收的窠臼,僅是憑借口腔黏膜吸收這一全新給藥途徑,使藥物分子能避開肝臟“首過效應”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從而更快、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如今“口腔速崩片”這一名字已由美國FDA正式定義,并已為各國藥學界所接受。
新技術“百花齊放”
據了解,國外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研制口腔速崩片,至今尚不到10年時間。但這一新型制劑在國外已獲得長足發展。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國外已上市的化學藥物類口腔速崩片大約有50~60種,如若加上即將上市的口崩片新產品,估計有一二百種之多。國外已上市的口崩片有:撲熱息痛(對乙酰氨基酚)、氯氮平、咖啡因、法莫替丁、螺內酯、藤黃酚、氯雷他定、苯磺酸雷扎曲普坦、奧氮平、地氯雷他定、利培酮、西替利嗪、西沙必利、昂丹司瓊、右甲狀腺鈉、吡羅昔康、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以及鹽酸坦洛新、琥珀酸舒馬曲坦、鹽酸多奈哌齊和復方卡比多巴/左旋多巴等新藥。
至于各國的口崩片生產技術,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如最早發明速溶片“FlashTab”生產技術的Ethypharm公司是采用微晶纖維素加改性明膠制成藥物微粒骨架,在舌面上遇熱可迅速崩解成無數微粒(直徑為幾微米至十幾微米),然后經口腔黏膜吸收進入血液循環。
瑞士Fuisz公司則發明了另一種藥物速溶技術“FlashDose”,據該公司介紹,他們采用特種溶劑和高速離心機將溶液狀藥液在高速離心機里甩成“棉花糖狀”多孔纖維結構,故入口即溶。
葛蘭素史克公司則采用自己公司發明的“Zydis”藥物速釋技術,利用“Zydis”技術生產的片劑放在舌面上只需2~3秒鐘即可全部溶解完畢,然后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Zydis口崩片非常適合一些危急病人如心肌梗死、腦梗塞(腦中風)和精神病人發作之時使用,故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
西馬速釋技術(CEMA Solv)也是廣為國際制藥工業界關注的一種口崩片生產新技術。據介紹,“西馬速釋技術”的關鍵是采用了一種新型高分子樹脂(對人體無害)給藥物微粒涂膜的新工藝。這樣加工出來的片劑不僅崩解速度極快,更重要的是無苦味,病人樂意服用。據《印度制藥雜志》介紹,西方已發明的口崩片新技術還有:“Oralquick技術”、“納米結晶技術”和“Quick-dis技術”等,它們均有各自的技術優勢和缺點。
新產品“爭妍斗艷”
日本是亞洲最早開發上市口腔速崩片的發達國家。據報道,日本山之內株式會社開發出一種“Wowtab”口崩片。所謂Wow,即英語without water(不用喝水就可服藥)之意。據該公司透露,WowTab采用甘露糖醇和低聚乳糖為藥物骨架加工成微粒后再壓成片劑,將其放進口腔可在一二十秒內迅速崩解并吸收進入血液循環。
新興市場蓬勃發展
美國FDA素以新藥審批程序嚴格、制度較完善、執行規范而著稱于世。迄今為止,在美國已獲FDA批準上市的口崩片也只有屈指可數的幾種,其中包括氯雷他定、法莫替丁、苯甲酸雷扎曲普坦、昂丹司瓊、奧氮平、醋酸潑尼松、地洛雷他定、佐米曲普坦和米那普利等。如加上正在等待審評的口崩片新藥米蘭扎平、卡立普多、巴氯芬、卡比多巴/左旋多巴、鹽酸吡格列酮、尼莫地平、氨芐西林/丙磺舒復合片、馬來酸依那普利、利培酮、馬來酸氯苯那敏、頭孢克羅兒童片等,估計美國今后將有20~30種口腔速崩片上市。
美國的藥物制劑市場規模大約為750億~800億美元。到2009年這一數字將達910億美元。隨著美國市場上口腔速崩片產品的不斷增加,可以預計,今后3~5年內,口腔速崩片將占該國藥物制劑市場總銷售額的7%~8%(即62億~75億美元)。而2010年全球口腔速崩片市場總銷售額有望達到90億~100億美元。
據國外的最新報道,一些西方制藥公司最近又開發出幾種特殊用途的新型口腔速崩片,如具有局部治療作用的、含有陰離子交換樹脂的口崩片,它在胃內能形成均勻的薄膜,使藥物在胃內至少停留5.5小時之久,以便徹底殺滅幽門螺旋菌并修復潰瘍面。美國一公司已研制成一種能解決嬰幼兒等低齡患者服藥難題的新型口崩片——“頭孢克羅兒童口崩片”,它在患兒口中能快速溶解,且口感香甜,患兒易接受,不會將其吐出??诒榔夹g的推廣能使非甾體類消炎藥(NSAIDs)變成安全型藥物。因為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雙氯滅痛、吲哚美辛(消炎痛)等在內的常用NSAIDs類藥物對胃粘膜會造成傷害,而利用口崩片技術可使NSAIDs直接經由口腔粘膜吸收進入血液循環,不再在胃內停留,從而避免了藥物對胃粘膜的損傷。
凍干速釋制劑也可視為口崩片的同類產品,因為它在口腔中同樣能快速溶化并經由粘膜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如印度等國正在研制中的“西地那非枸櫞酸鹽”(偉哥)凍干片可在3~4分鐘內起效,這比市售的“偉哥”普通片至少要快20多分鐘。這對于ED患者來說無疑是一喜訊。據了解,國外已上市的不少口崩片均為“凍干速釋片”。
國內開發宜冷靜理性
據有關資料統計,截至2006年7月,我國制藥企業共計申報了523種口腔速崩片(包括重復品種在內),經SFDA批準生產的口崩片約有20種。盡管國內企業研制口崩片的熱情高漲,但我國一些藥學專家已開始給國內“口崩片開發熱”潑冷水。
據北京、上海等地的藥學專家分析,我國的人均GDP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至今中國尚未跨入“富裕發達國家”行列,國內絕大多數病人難以接受價格相對較貴的新制劑(如每天只需服1粒的長效二甲雙胍片,因其售價為普通二甲雙胍片的30倍而乏人問津)。再如經濟發達、與我國一衣帶水的東鄰——日本,雖然其國民收入遠較中國為高,但在日本醫藥市場上,口腔速崩片這樣的全新制劑的銷售情況也是不溫不火,無法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
國內一醫藥研究專家認為,口腔速崩片在我國形成規模銷售格局至少要等待10年以后。目前我國尚無一只口崩片產品能形成年銷1億元人民幣以上規模即為明證。所以,我國制藥企業應理智地看待歐美國家十分紅火的口崩片市場,應考慮到我國國情與國民收入增長情況,然后再制定適合中國廣大工薪階層病人的廉價、高效口崩片的研發規劃。
著名口腔速崩片一覽
——日本衛材制藥株式會社生產的世界首只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鹽酸多奈哌齊口崩片。
——德國許瓦茲制藥公司引進美國西馬公司藥物速釋技術生產的治療帕金森氏病的新型口崩片復方卡比多巴/左旋多巴片。
——日本山之內株式會社生產的治療前列腺肥大的新藥鹽酸洛坦新口崩片。
——德國拜耳公司生產的昂丹司瓊口崩片(每片僅4mg),主治因長期接受化療后口腔潰瘍、難以吞咽藥片的癌癥病人的惡心與嘔吐等癥狀。
——英國格林維爾公司生產的“左旋胸腺素口崩片”(主治HIV感染者的免疫力低下等)。
近據日本醫藥媒體報道,雖然口腔速崩片從其雛形“速溶片”發展至今不過短短八九年時間,但在歐美國家已頗具規模。據統計資料顯示,1998年西方國家的口崩片銷售額合計為1.8億美元,2000年已上升至3.8億美元,2003年為4.5億美元,估計去年這一數字已超過10億美元,發展勢頭令人驚訝。由此證明,口腔速崩片在發達國家醫藥市場上有強大的生命力。這一情況與西方發達國家國民醫療保險制度比較成熟,人民的生活水平較高,故對價格較貴的口腔速崩片接受度比較高有很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