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第一人稱寫作文,寫“我”的所見所聞,讀來令人感到親切。部分學生的作文,開頭往往從“我”寫起,但記敘到后來,卻忘記了“我”在哪里。
有一篇作文記敘了這樣一件事:
大年初一上午,“我”到北火車站去接從外地回來的姐姐。到了車站廣場,我看到了“紅領巾問詢處”的少先隊員正在接待一位老媽媽。原來這位老媽媽是第一次到上海來看望她的女兒,但帶在身上的地址丟掉了,只模糊地記得是X路136號。接著,文章寫道:
他倆幫老媽媽背起旅行袋就走了。他們找了好多條馬路,終于幫老媽媽尋到了她的女兒。老媽媽的女兒連聲道謝,問他倆叫什么名字。兩個少先隊員說:“我們叫紅領巾,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我”是去北火車站接姐姐的,但是,當少先隊員和老媽媽一起走后,“我”到哪里去了?是跟著他們一起走了嗎?當然不會,因為“我”是去接姐姐的。文章沒有交代過“我”跟著他們一起去,那么,“我”怎能看到他們“找了好多條馬路”,又怎能聽到老媽媽的女兒“連聲道謝”以及少先隊員的回答呢?文章這樣寫,既不合事實,又不合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