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的香港
在戲院工作的母親,為了照顧8個月大的兒子,將他帶到戲院。于是,他的童年記憶從戲院開始。在放映廳里他看了很多好菜塢首輪放映的大片,目睹了瑪麗蓮夢露在香港的登臺。那些晃動的畫面和充滿夢幻的影像那高高在上懸掛著的大紅絲絨幕布,給喜歡幻想的他搭建起通往未來的橋梁。
長大后他就讀于香港理工學院,學習平面設計,曾在香港無線演員訓練班接受訓練,相繼擔任過服裝模特、雜志編輯。因為拍攝雜志封面深得李翰祥賞識他應邀主演了《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至今25載演藝生涯他三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演桂冠及其他殊榮。
他就是今日香港電影界響當當的老戲骨,梁家輝。
演員明星
任何導演都不能夠全面徹底地挖掘一位演員的所有表演潛質,梁家輝卻能把每個角色都塑造得無可挑剔。從影以來無論是青年知識分子、東方紳士、還是長著齙牙的無厘頭搞笑小生他都可以刻畫的八木三分。李瀚祥曾經列他說“我要把你捧成明星你卻要去做演員。”鐘愛自己演藝事業的梁家輝說我希望觀眾看到的不是個梁家輝而是很多很多不同的形象,總有一天大家會忘掉梁家輝這三個字但不會忘掉那些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
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刻也從未放棄過對演藝事業的追求也許正是這樣的執著造就了他日趨完美的演技亦正亦邪的外形又使得他適合于各種類型的影片可以好到連《新龍門客棧》中風情萬種的。金鑲玉也甘愿為之犧牲性命。
從藝20多年,扮演過無數角色的梁家輝,星途并非一帆風順。
在內地拍攝的《垂簾聽政》讓梁家輝獲得1984年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卻因政治原因遭到中國臺灣地區有關部門的封殺,這就意味著失去大部分票房。整個1985年,他沒有接到部片約。
沒戲拍就沒有收入,這個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開始在銅鑼灣擺地攤叫賣手鐲等手工藝品供給日常開支。也正是在那段人生最低谷的歲月,他與妻子江嘉年見鐘情。
愛情生活
回憶愛情歲月,梁家輝嘴角泛起微笑:那時候整天處在單相思中擺攤之余就琢磨如何表白了。所以那時候的艱難往事我都不記得只記得我的戀愛…… 對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那真是一見鐘情呵!
真愛無敵。交往半年后兩人結婚。而這婚禮也極富戲劇色彩——
梁家輝說第次婚禮我只有八千元港幣也不敢告訴家長租了個飯店的房間 招待了雙萬幾個好朋友 自己偽造了結婚證書并交換了戒指。大概大半年后,經濟狀況有了好轉才敢跟家長們坦白 我們已經結了婚,同時去辦了正式的結婚手續! 1987年《明報周刊》封面刊登了年輕影帝梁家輝與青春貌美江嘉年的結婚大彩照。
他說,這個女人能影響我,我愿意為她改變愿意為她做任何事情。相愛的人是不會因為你窮而嫌棄你不會因為你老而離棄你不會因為你身材走樣而背棄你。這也正是梁家輝的愛情寫照。
在拍攝《我的教師生涯》片場剛拍完戲的梁家輝驚喜地看到夫人江嘉年攜亭亭玉立的雙胞胎女兒真實地站在自己的眼前激動得摟過太太深情親吻。在稍加安頓后梁家輝請伙計給家人送上西瓜,又親自打水給她們洗臉洗手滿心歡喜地疼愛寫在眼睛里。看到他們全家四口這么和諧相愛,劇組人員和附近村民無不稱羨!
身處娛樂圈,自然會有人制造緋聞和張曼玉的那段最是被炒得沸沸揚揚其實她不過是他娛樂圈中最好的女友她看著他兩個女兒生產全過程,做堅定不移的干媽。他說:“婚姻是一生世的但愛情不是。誘惑來的時候你要認命是接近它,還是離開它?和美女在電影中相戀已經夠奢侈,干嗎還帶到生活里受累?”
無論是《情人》中的浪漫,《長恨歌》里的癡情,還是《傾城之戀》中的風流 蛻去戲中華麗的愛情外衣梁家輝說:“愛情應該很純粹,對個人的愛是不可能用萬程式來分析的。”
編劇寫作
“腹有詩書氣自華”,梁家輝身上獨具的文弱氣質將他定格在溫文爾雅的標簽上。
香港《文匯報》副刊上的專欄輝筆而就 是梁家輝1985年在事業低谷時的生計之一 雖然錢不多但是可以用來交水電費生活就沒那么苦難了。這隔天一篇的專欄一寫就是21年。
報上的街頭新聞他寫感想,麥當娜出了新書他寫一篇讀后感去市場買菜他把經歷也寫下來……“寫我對生活的看法,比如這只螞蟻爬過窗臺。”
內地作家阿城和臺灣作家張系國的同名小說《棋王》入選2000年《亞洲周刊》評選出的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早在1991年侯孝賢就聯合徐克嚴浩、羅大佑籌拍電影《棋王》。梁家輝受嚴浩邀請除了出任該片男主角更將“文革”時期內地老棋王和1980年中國臺灣少年棋王的故事糅為體寫出了電影《棋王》劇本受到廠泛好評。
梁家輝喜歡寫也喜歡讀還喜歡買書他自嘲為“藏書家”——家里很多書“只作收藏看都沒有看過的”。但在他專欄里他會考證《東游記》的真偽;他會分享閱清人張潮小品文集《幽夢影》的心得;臧克家去世他會關注:楊絳、錢錘書的正史野史他也留心。
在他的專欄里他寫到對張愛玲《傾城之戀》的看法。范柳原好比一艘半生漂泊 始終找不到岸的大郵船。他不是沒有試過要泊岸只是這種認祖歸宗的經歷并不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