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32歲,原籍福建漳州。2004年經某位朋友介紹,結識了某私募操盤手,在對其投資操作進行深入了解后,很快成為朋友。2004年10月,我一次性投入資金120萬元,委托對方代為操盤,投資于股市。
在開始委托時,基于彼此的信任,我和對方并沒有簽署書面委托協議,只是口頭約定賬戶清倉時八五分成,并大概約定了一個止損點,超出止損點要及時清倉。
當初為何選擇私募代為操盤呢?一是自己工作比較忙,沒有閑暇時間和精力;二是自己并非專業人士,委托操盤虧損的可能性,畢竟比親自操作要小得多;三是基于對該私募操盤手的信任,覺得他對股市及行業的分析比較透徹和到位,對其專業水準和多年操盤經驗非常認同i四是對他的人格魅力也頗為稱賞。所以將手頭上的相對閑余資金拿出,委托其代為操盤,當時想法很低調,首先盡量保證不賠,在此基礎上再稍微賺點就行。
我和對方私交甚好。在操盤過程中,該操盤手看好行情并做出大的決策時,一般都征詢我的意見。我很少表示異議,通常都會支持他在雙方約定的止損范圍內大膽入市。即便有些虧損,我也表示可以承擔。
入市后,大盤一路狂跌至谷底。與該操盤手交流得知,我的賬戶2005年7月前基本都處于虧損狀態,最差時虧損超過10%。但因為對股市當時的形勢有一定了解,同時對該私募操盤手的時機判斷和調倉能力有信心,我對這一虧損并未過多在意。
2005年上半年,該操盤手認為股市已經跌到谷底,行情即將反轉,提議用全部資金在底部建倉,我對他的預測表示了認可。事實證明這一舉動是非常明智的。2005年7月起市場開始好轉,該操盤手“放長線,釣大魚”的長線選股策略,取得了遠超尋常的成功。賬戶凈值直線飛升。
運作至2006年底,我要求對方清倉。清倉時賬戶市值達到397萬元,扣除本金和交易手續費等所有的成本,收益累計達277萬元,總收益率為231%。最終我拿到了238萬元的總收益,私募操盤手則自愿只拿了39萬元,比約定分成少拿了1個百分點。
為什么選擇在2006年底退出呢?一是投入的錢差不多賺了兩倍,遠遠超過了心理預期,非常滿意;二是需要將資金抽出,用于結婚購房等一系列事宜。當然,如果日后手頭仍有閑余資金,也許會再次考慮讓他代為投資。
目前,除了請私募代為操盤,并購買了一些人壽保險外,我基本沒有涉足其他理財領域。這與地域限制有一定關系。漳州處于相對閉塞的不發達地區,老百姓的理財意識不強,對金融產品了解也很有限。如果不是自己積累了一定的資產,并經朋友介紹,認識了可以信任的私募基金操盤手,也沒有機會介入。
值得一提的是,我身邊也有相當一部分朋友涉足私募理財,只是找的操盤手可能不同,收益分成也沒有一定的章法,基本上都是由雙方口頭協定,投入的資金從幾萬到數十萬、百萬不等,多數情況下賺得多,賠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