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清明至,雙目盈淚祭友魂。4月5日,我和妻子攜兒孫緩步登上京九路旁不遠處一塊高地,在我的老同學、老摯友、一位為稅收工作鞠躬盡瘁的老稅干部——季方墓前深深三鞠躬并致默哀,以示告慰和歉意。
朦朧淚眼中,恍惚遐思里,瞬間定格成一幅友我往昔歲月圖。
我和季方同窗七載后各奔東西,他入伍提干,轉業當了稅務所長,我則四海為家,總想在商海里有所作為。就在我干嘛嘛不順、做啥啥不成的當兒,轉做家鄉父母官的季方了解到我的困窘后,于1982年的一天找上門來,幫我在他任職的老家、交通條件較好的騰飛鎮爭取到了一塊工業用地,辦起了小型面粉加工廠,也就是在那改革大潮微瀾初泛的《春天》里,一步步夯實了我日后成為企業家的人生舞臺。
80年代,國家還不富裕,個體經濟力量更是薄弱,干事創業談何容易!就在那困難重重的日子里,在季方的幫助下,我開始了追“星”逐“家”的艱辛人生跋涉。缺少資金,是季方幫我求親告友、托關系籌資、借貸,建起了廠房,購置了機器;缺少勞動力,是季方發動所里的年輕人在業余時間幫我義務安裝調試,直至機器正常轟鳴運轉;泥濘小道阻礙原料、成品的購銷,是季方找了當時的騰飛鎮領導,將廠部至菏商公路間的小道改造成光潔平整的柏油馬路,扶植了啞啞學語、蹣跚學步中的幼小企業;是季方幫我打通了向軍營推銷產品的通道,是季方……說句心里話,對季方的感激之情,直到今天,不,應該是直到永遠,我都銘記在心。
可是,后來我和季方發生了激烈的沖突,原因再簡單不過,只因一個“稅”字。京九鐵路大動工那年,全縣上下都在為早日建成曹縣段京九鐵路大干、苦干、拼命干。稅務系統為了更好地為國家征收建設資金,加大了工作力度。騰飛鎮作為曹縣的先進經濟強鎮,各項工作自然走在全縣其他鄉鎮前列。鎮稅務所強化企業征管措施,加大了稅款征收力度。季方早出晚歸,帶領全所員工大力征收、清繳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等各種稅款,就在此時,從來一直關系融洽如同形影的我倆,發生了尖銳沖突。
雖說今天想來,萬分慚愧,但當初我拒絕繳稅款的“理直氣壯”、他非征不可的“義正詞嚴”仍在目歷歷、于耳聲聲:
“你依法納稅,天經地義”
“我流血、我流汗、我賺錢、我支配,理所當然”
“納稅取于納稅人,用于納稅人……,你會后悔的”
“別唱高調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不聽高論”
此后,季方工作調動了,我以為拒絕繳稅就此了之,誰讓我倆是同學呢!不料,卻被縣稅務稽查局罰款8000元。當時,我是負債經營,僅銀行利息一項就足以壓的我喘不過氣來,為此,我恨透了這個“正宗軍閥”,盡管他后來幾次找我冰釋前嫌。
那年隨著加工工藝的不斷改進,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制粉品位蒸蒸日上,贏得省外幾家大客戶的青睞,與我簽定了用粉合同;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魯西南是有名的小麥產區,為制粉加工提供了豐富的生產原料。產銷洞門大開,企業發展前景看好。正當我躊躇滿志之際,連月的陰雨,使本來就顯不足的運輸更顯乏力,以至近千噸成粉發霉變質,這對于那時還在泥潭中苦苦掙扎拼搏的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我經受了有生以來最大的一次打擊。
現在,再不因制粉發霉變質而憂心,地上巨龍——大京九一夜之間將千噸面粉運銷全國各地,想起今天恢弘氣派的騰飛制粉公司和年繳數百萬元稅款的輝煌業績,還有省知名企業的匾譽,“農民企業家”的桂冠,心中無不充滿愉悅和愜意。然而,在自豪的背后,也始終伴隨著一種永遠揮之不去的惆悵:從昔年艱難起步,到今日站穩腳跟,僅僅是個人的功勞嗎?……
“季方啊,你放心地安息吧!我牢記了你的話‘依法納稅,天經地義’。”“老牛,你怎么了?”妻子輕輕扯了一下我的衣角,將我從遐思中拽回顯示。這時“嗚嗚嗚……”傳來一陣汽笛的長鳴,京九線上兩列客貨車正相向飛馳。也許上面載著出外簽單的客商,也許載著企業遠銷的產品。此時,大京九占據了我全部的腦海。
心為情動,情為物役,一種感悟后的遺憾頓涌心頭。我不禁捫心自問:“沒有稅收,何有京九?沒有京九,豈有‘騰飛’!”
地址:山東曹縣普連集鎮地稅分局
郵編:26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