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馬甲我也認得你
樂 樂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網絡下載的歌曲命名非常雜亂,比如數字、日期、網站甚至廣告,就如給歌曲套上了一件件馬甲,讓人頭痛不已。更郁悶的是,在使用一些MP3同步工具時,會造成歌曲列表顯示混亂,歌詞自動搜索下載也無法實現。怎么樣才能把自己的音樂管理得井井有條呢?筆者找到了“客客通(KKTONE)”。
給歌曲補張“旋律身份證”
MP3同步工具無法正確顯示歌曲列表,千千靜聽不能搜索到對應歌曲的歌詞,這些問題的原因就是歌曲的內部信息不完整,如沒有歌曲名稱、沒有演唱者信息、或被別人隨意篡改為“假信息”和“廣告信息”。這樣,歌詞搜索軟件無法通過歌曲的“身份證”正確識別歌曲,搜索歌詞也就更無從談起了。
不過“客客通(KKTONE)”就不一樣了,它可以利用歌曲本身的音頻旋律來自動識別歌曲,在沒有歌曲任何內部信息的情況下,只要歌曲的旋律存在,軟件均可以準確捕獲。軟件識別了歌曲后,會通過自動與軟件服務器中的音樂資料庫進行遠程“對接”,為歌曲在線遠程“寫入”完整而正確的歌曲內部信息,這樣也就相當于軟件為歌曲自動補辦了一張歌曲永久“身份證”。

提示
這款軟件運用歌曲旋律自動識別的技術被稱之為“聲紋識別技術”,這是最新推出的一項先進音頻處理技術,與人體的指紋類似,盡管歌曲成千上萬,但每一首歌曲的完整旋律是唯一固定的,所以在這種技術的支持下,軟件識別歌曲的能力相當強。
讓軟件自動識別歌曲的操作很簡單,用戶只要存軟件中打開歌曲導入向導,將單首歌曲或同一文件夾中的批量歌曲導入軟件即可自動識別,一般在幾秒鐘的時間內,軟件即可識別到歌曲并自動“寫入”正確的內部信息(如圖1)。
輕松搜索歌曲歌詞
經過軟件成功識別并補辦了“身份證”的歌曲,歌曲的內部信息就是完整的、正確的,這樣用戶再將這些歌曲導入到千千靜聽等歌詞搜索軟件中,歌詞搜索軟件正確識別和搜索歌詞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當然,“客客通(KKTONE)”本身也內置了歌詞自動搜索和同步顯示功能,并且這種同步顯示功能同樣是動態實時顯示。用戶在軟件中選中需要顯示歌詞的歌曲“播放”出來,然后將軟件界面切換到“歌詞和信息”,這樣用戶即可看到動態歌詞了。另外,這款軟件還可以支持歌詞的本地編輯,同步歌詞上傳和歌詞顯示進度調整等功能(如圖2)。
意外驚喜,在線點播歌曲MV
在線點播歌曲MV是“客客通(KKTONE)”的一個附帶功能。存軟件的歌詞顯示窗口中用戶會發現一個“MV列表”的小標簽,這中軟件專門為用戶收集的,比如用戶當前打開的是周筆暢演唱歌曲的歌詞,這里就全收集行相應的MV資源,用戶只要點擊這個小標簽即可在線點播歌曲MV了,非常方便。
NTFS你真的會轉嗎
QS LL
在Windows 2000時代,NTFS文件系統出現,它不僅更穩定,對硬盤的利用率也比舊的FAT32文件系統優越很多。微軟提供了一條簡單的命令“convert X:/fs:ntfs”,可以把FAT32文件系統升級為NTFS,但大家可能不知道,通過命令方式轉換的NTFS文件系統下很容易出現磁盤性能不升反降的情況,這是為什么呢?
查找根源
首先我們要認識文件分配表。打個比方,在一所學校里有很多教室,不同的課程在不同的教室。同學們可以通過課程表準確地找到上課的地方。文件分配表是記錄文件在硬盤中物理位置的數據庫,操作系統將通過它找到硬盤上存放的每個文件,文件分配表扮演的就是學校中課程表的角包。

FAT32文件系統靠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簡稱FAT)來標記硬盤分區中文件的位置,而NTFs文件系統則使用了主文件分配表(Master File Table,簡稱MFT)來標記文件位置,每當用戶寫入一·個文件或文件夾時,MFT就會增加1KB大小的記錄,叫做主文件表的文檔記錄段(FRS)。在轉換文件系統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將FAT32文件系統所用的FAT轉換為NTFS文件系統所用的MFT。人家知道,當磁盤碎片太多的時候系統讀取文件的時間要長一些,系統性能會下降。而通過轉換的MFT同樣分散保存在硬盤分區的不同位置,這種不連貫的MFT極人地影響系統的性能。在使用過程中,分散保存的MFT還會變得越來越分散,最終導致Windows的性能越來越低。
整理MFT
我們已經知道了系統性能下降是不連續的MFT造成的,只要讓MFT連貫起來就可以解決問題。前面說到增加文件時MFT也會增加,但是當用戶刪除文件或文件夾后MFT卻不會減少,僅是將FRS標記為可用。當計算機使用一段時間后,MFT同樣也會產生大量碎片,導致磁盤存取時間加長。Windows自帶的磁盤碎片整理程序可以整理文件碎片,卻無法整理MFT碎片,它僅僅告訴我們MFT中的碎片有多人,有多零碎。要整理MFT碎片,可以借助于Diskeeper來完成。
以Diskecper 2007漢化版為例,用右鍵點擊需要整理的NTFS分區,選擇“啟動時間碎片整理”,在接下來的窗口中選中“在選定的卷中運行啟動時間碎片整理”復選榧,然后選中“整理主文件表”復選框,最后點擊“應用”按鈕(如圖)。下次重啟電腦時Diskeeper就會自動整理磁盤碎片和MET了。
小小批處理搞定文件替換
賀送來
自從試用過Notepad2,筆者就被它的強火功能吸引住了,于是萌生了用它替換系統記事本的想法。筆者直接將它的程序名改為“notepad.exe”,并替換掉system32文件中的記事本文件,但雙擊TXT文件還是調用了原來的記事本,怪哉!后來才發現復制到system32中的Notepad2已經被換成系統自己的記事本了,這時才突然記起文件保護這個功能,肯定是被自動替換了!
筆者用“notepad.exe”作為關鍵字搜索系統盤,發現了四個文件夾下都有notapad.exe文件,正是它們互相“查漏補缺”才導致替換文件失敗,若是把它們一次性全部替換,看它怎么再換回來!筆者打算用批處理命令來實現。在Notepad2所在的文件夾中新建一個記事本文件,輸入下列命令,每行命令表示復制文件到一個文件夾,一共四個。
copy notepad exe c:\windows\system32\CatRoot2/y
copy notepad.exe C:\windows\system32\dllcache/y
copy notepad.exe C:\windows\system32/y
copy notepad.exe C:\windows\system/y
完成后點擊“文件/另存為”,在文件名處輸入““np2.bat””(注意文件中含有英文的雙引導號,主文件名隨意,關鍵是擴展名為“bat”),點擊“保存”。接下來雙擊這個BAT文件,待命令執行完以后記事本就被徹底替換了。系統會彈出系統文件被替換的提示,無需理會,關閉提示框即可。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