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竹清
沒有不艱苦的創業,沒有不挫折的創業,不能忘卻的是奔騰著沖出低谷的奮斗。
——題記
歷史跨入二十一世紀的第六個年頭,改革這一家喻戶曉的名詞又義無反顧來到了金融企業的面前。在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之年,農業銀行怎樣才能面對現實,推動自身業務長足發展?怎樣才能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吃好、吃飽金融企業這頓快餐、這套配餐?農行人面臨著一個新的抉擇。面臨這一新的抉擇,鳳城市農業銀行的領導者們著實動了一番腦筋。他們大膽決策,在改革的大潮中,勇作弄潮兒,從困境中起步,以變應變,用智慧、心血和汗水,裝飾閃光的金穗,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在廣袤而厚重的土地上處處留下了他們艱苦創業的足跡。
筆者出于對鳳城農行擁有的一份特殊的感情,出于對鳳城農行的成長之路擁有的一份崇敬與關切,在一個冬日的午后,走進了農行人激動人心的故事中……
五月的遼東,青草初綻,處處散發著春的氣息。在風城市農業銀行行長辦公室里,新上任的李印行長正審讀著一份材料。突然有人敲門,還沒等他說“請進”,門已被來人拉開了。你就是新來的行長?李印請他坐下,并給他沏了一杯茶,別著急,慢慢講。來人語氣挺急:“你們能不能為我們企業解決點實際問題?你打聽打聽,別的銀行都能給企業辦貼現,你們怎么不能?我的賬戶建在你家,到中行貼現還得建一般賬戶,農行的匯票我還得回來查詢,兩下的來回跑。”李行長聽后,要過他手里的票據看了,原來是一張五十萬元的銀行承兌匯票。他略微思考了一下,表情嚴肅地說:“這是個新問題,容我明天給你答復,好嗎?一定幫你解決。”望著李印剛毅的面孔,來人滿意地走了。
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李行長回到了自己租住的宿舍。夜已經深了,此時的他,心里無暇掛念遠在東港的家及自己的親人,他疲憊地躺在床上,輾轉思索著白天在自己辦公室里遇到的那一幕,那個樸實的壯漢,那急切的話語,那企盼的眼神,此刻都在清晰著他的思維,讓他一時無法入睡,他絲毫沒有感到那位客戶找到自己辦公室說話語氣之重而不愉快,他反而感到了自己工作的分量和挑戰。不知為什么,腦海里忽然閃現出自己競聘時的情景,他在思索:人們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我這三把火該燒什么呢?鳳城這地方的區域經濟雖年年發展,但與先進地區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鳳城農行的經營效益也并不可觀,可以說鳳城農行的業務經營步履維艱,怎么辦?創業成不成功關鍵在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找一個新的突破口吧,那是什么呢?——貼現。從解決今天那位客戶的問題人手。鳳城農行自身擁有那么多客戶,而且有近百分之二十的優良客戶,根據自己以往的工作經驗,他認為票據市場應該是活躍的,應該是有收益的。他曾經查閱過這方面的資料和信息,南方票據貼現業務做得比較強,成功經驗好。在丹東地區企業客戶擁有的銀行承兌匯票大部分是外域票據,做好了,容易搞活經濟,而且票據貼現業務本身是近于零風險業務,鳳城農行怎么會一筆沒有?他相信,很多客戶,像白天的那位客戶一樣需要這項業務,需要這一筆筆貼現資金用于生產、用于周轉……用于解燃眉之急。農行的聯行系統優越于其他金融機構,查詢查復非常之快,這讓他似乎看到客戶拿著票據到自己行查詢卻到他行落戶貼現,那一個個奔波忙碌的身影,那一雙雙渴盼卻無奈的眼神,他為農行流失這些客戶而心疼,他為農行流失這些資金而心疼,一種責任、一種信念、一種激情頓時在他的心中生起,路雖遠行則必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做!這項業務應該大膽的做!應該帶著目標、帶著任務做!應該帶著合理的、有效的激勵政策做!
從深夜到黎明,他無法合眼,總在想自己在這新的工作崗位上的工作思路。鳳城農行的出路在哪?應該立足市場,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搏擊,取得上級行及有關部門的支持,傾心于社會,奉獻于社會,得益于社會。合理運用資金,支持這個(縣級)市域經濟的發展,配合國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穩定基本業務,拓展新業務;應該團結班子,真抓實干,科學發展,凝聚人心,重塑農行形象。他的思路從繁雜模糊到最后終于清晰起來。天亮了,匆忙吃了點東西,李印便大步走向工作崗位,開始了他一天新的工作,一步步邁向他新的目標。
早晨八點剛上班,他便召集領導班子開早會,當李行長把昨天及昨晚的思路和領導班子碰頭時,得到了大家一致同意。第一件事就是解決那位客戶的貼現資金,鳳城農行第一筆貼現業務就這樣做起來了!農行的領導班子,這幾位正直的人,有事業心的人、一心為農行謀發展的人,幾顆甘愿奉獻、全心全意服務于社會,服務于農行的心,也緊緊地結合在了一起……
我想進一步了解鳳城農行票據貼現業務的發展情況,有人建議說:你應該去行長室,去看看李印行長,他可是身先士卒的典范。
李行長真如我想象中的溫文爾雅,如不相識,說他是學者一點也不為過,但很快我就從他俊秀的臉龐上,從他的談吐中,感覺出了他的干煉,富有的一種朝氣,看得出他很豪爽。在那豪爽的背后,讓我隱隱的感覺到:他遇事冷靜、謙恭誠實,他的身上透出一股有見地、有主張、沉著穩健的氣質。我想,他應該屬虎,虎虎有生氣!當我向他說明來意的時候,他向我介紹了一個人,一個營銷貼現業務卓有成效的實踐者:鳳城支行副行長周黎成。一個三十歲剛出頭的年輕人;一個自己不會喝酒,可為了農行的工作經常“沖”上酒席把自己喝倒的人;一個話語不多,可做事爽快利落的人。周行長的家雖住在丹東,可當班子成員有了決定后,他成了第一個支持者,從不放棄任何一次機會,積極營銷,幾個月下來,他就為鳳城農行成功營銷貼現資金四千余萬元,而且都是遠在丹東的客戶。要說辦理貼現業務最好的單位要屬營業部,樊占成主任親自上陣,同時還設置了專職辦理貼現業務的客戶經理。實現票據貼現三百多筆,貼現資金一點一億元,營銷新客戶五十五戶。鳳城支行2006年共實現票據貼現資金一億一千五百三十四元,利息收入二百一十一萬元,為鳳城農行開辟了一條新的增收之路。業務發展壯大了,行領導仍然沒有忘記合規經營,他們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及政策,結合鳳城農行實際情況出臺了票據貼現管理辦法、營銷方案,并配有相應的激勵機制,同時也為企業客戶融資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蛻魝兌冀豢谫澋溃骸澳銈冝r行這回算為我們辦了一件實事。”鳳城農行不僅實現了票據貼現零的突破,而且該項業務還將成為農行業務發展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他們成功的開拓了一條銀企雙贏之路。
鳳城農行“全行辦外匯,本外幣一體化”的理念,忠誠、敬業、協作、服務的企業精神,深深的吸引了我,讓我的目光又定格在風城支行國際業務部。
我去農行的那天,恰好國際業務部的負責人不在,說是去市外經貿局了,讓我稍等一會。坐在辦公桌前,一本泛舊的登記簿
吸引了我的眼球,于是順手翻了翻,最終卻讓我舍不得放下。經辦員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認真地和我攀談起來:“可別小看這本登記簿,它可為鳳城農行國際業務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它是國際業務部剛成立時,佟志澤親手建的,直到今天高延敏接手,一直都認真記著?!北咀硬淮?,卻很厚,翻得已經發舊,上面密密麻麻、有條理地記著許多內容:企業的名稱、需求內容、聯系人、電話號碼等等有近二十幾項內容。他們還告訴我,這位高延敏同志,有著一種超常的工作韌力,丈夫工作在丹東,而且非常忙,她既得工作又得照顧孩子,雙重擔子落在她柔嫩的雙肩上,但她從未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默默地她和領導一起走訪了所有在農行國際業務部建戶的客戶,默默地她和領導一起走進了所有在她信息簿上備案的和國際業務有關的客戶,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動態,資金周轉及需求情況。聽著經辦員的話,望著那工整的筆跡,筆者的心頭一陣陣發熱。這時她的一名同事又搭茬了:“近幾年,鳳城市委市政府出臺了筑巢引鳳策略,實施了以高速公路為紐帶,實現綠色鳳城工程,大力發展鳳城經濟,已初見成效,像鳳凰山、大梨樹、賽馬、雞冠山旅游風景區;大梨樹、賽馬的五味子、藥材生產基地,尤其是大梨樹、小四臺子的五味子酒正在走向市場,出口前景相當可觀;遼東板栗第一村的陶李板栗等。另外還將加大出口企業,出口產品扶持力度,涉及到不少相關企業,像丹東君澳食品有限公司、丹東玉華食品有限公司等。還有幾個整體扶持發展計劃,像二龍山工業園區,有潛力的出口創匯集體、私營企業,這些企業,項目的上馬與發展都需要不同程度的資金投入,這里有不少相關企業已在農行開戶,有的雖沒建戶卻也有不同程度的業務往來。這不,高延敏知道這一消息后,和佟志澤副行長溝通,一起去營銷客戶了,而且他們已經連續跑了三天,這已是第四天了,效果不知……”話沒等說完,門外忽然有人高聲說:“妥,妥,妥,終于‘攻下來了。”不用問,他們回來了,我忙起身,只見他們一路風塵仆仆,身上帶著寒冬的一股股涼氣,臉卻紅紅的陽光燦爛。他們又成功營銷兩戶企業,年結算量都在二百至三百萬美元左右。同時,行里也將為這些企業押匯發放打包貸款。
這就是鳳城農行,這就是鳳城農行的員工,他們用實際行動默默地贏得了客戶?,F在,鳳城農行國際結算量已達二千一百萬美元,創造了鳳城農行國際結算量歷史最高水平,并提前兩個月完成丹東市行下達的全年指標。他們為出口創匯企業發展騰飛揚帆助航,成為鳳城金融界一顆耀眼的星!
鳳城市農業銀行在積極拓展市場,發展新業務的時候,永遠也沒有忘記自己肩上的責任,那閃光的“農”字,讓他更貼近群眾,體味著金穗飄香的喜悅。在采訪中,筆者了解到,今年鳳城支行抓住小企業介入這一契機,重新整合了信貸業務管理,加強信貸市場運作效率,以信貸為經濟杠桿支持鳳城企業、農產品等地方經濟發展。主管副行長帶隊,在市政府支持下,親自下鄉,到戶、到企業考察,把有還款能力、有信譽、有市場、實實在在操作的企業、行業作為信貸扶持對象。據統計,鳳城農行全年貸款累計投放二點三億。
這一年,應該是鳳城農行存款豐收的一年。年初,存款增量減緩,為了改變這一局面,鳳城農行及時采取措施,提出了城鎮以營業部為龍頭,帶動城鄉營業機構,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的工作思路,以一線窗口為營銷切入點和平臺,樹農行全新形象,以改善服務環境為手段,穩定老客戶,吸引新客戶;以各種代理業務為輔助,形成一系列理財服務,以此形成優良客戶增存;抓住青城子、賽馬、愛陽鉛鋅礦業和煤炭業招標引資之機,大量組織吸收存款,收到良好效果。今年,鳳城農行存款余額已達十一點九億,比年初凈增一點四億,銀行卡發卡量已達一萬一千七百張,業務經營快速發展,有力的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聽說我是來寫鳳城農行的,員工們爭著讓我寫幾件事。我很納悶,鳳城農行究竟為員工做了什么事,讓他們有如此高漲的情緒。有個員工說:“你拿著筆別瞎編,我們說什么,你寫什么。”
員工李:“行里還行,今年確實為員工做了幾件好事,其實員工才是業務經營發展不竭的源泉。福利問題是我們最貼近的問題,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今年領導班子決定,凡是在農行工作的員工福利待遇一律平等,以前鄉鎮所取暖費、住房公積金都沒有,今年全有了,我們心里平衡,也知道行里解決這一問題下了很大決心,費了不少勁,克服了很多困難,謝謝行里,謝謝李行長。”
員工趙:“行里今年做的事確實挺好,處處暖人心,我們都很感動。比如說,行領導班子十分重視關心職工生活,每每節假日,工作需要加班加點的時候,他們總會出現在大伙中間,送來幾句溫暖的話和慰問品,而且還盡力解決加班福利,多少不說,證明行里想到咱們,情意在?!?/p>
“還有呢!今年農行的全體員工都到市中心醫院進行了一次徹底的體檢……”大家爭先恐后的說著。
“吃水不忘打井人?!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業務經營上來了,鳳城農行煥發出勃勃生機。大家不會忘記他,不會忘記這位領頭雁。雁是最敏感的候鳥,在枝頭尚未染綠的時候,它已嗅到春的信息。李印這位鳳城農行的一把手,憑著他敏感的嗅覺和超前意識,憑著他當好“家長”的一腔熱血,聰穎的智慧與膽識,帶領鳳城農行領導班子及全體員工開拓了一條自身生存之路,開拓了一條服務社會的奉獻之路。當筆者說:“李行長,有機會讓我為你寫一篇文章吧!”他依然那么豪爽的笑了:“鳳城農行業務經營能從困境中起步,求得生存與發展,是得益于員工們磐石般的團隊合作,更得益于班子成員之間相濡以沫的精誠團結。你還是寫寫他們吧!”
走出鳳城農行,我依戀地回過頭,冬日的一縷縷陽光正癡情地灑在農行樓頂高聳的金穗花上,那美麗的金穗花映在陽光下,放出了異樣的光彩,光彩中我仿佛又看到了李印行長注視著遠方的深邃的目光。我想,鳳城農行在這位年輕行長的領導下,一定會乘風破浪,取得更大的成績!我祝愿鳳城農行的明天更美好!
(責任編輯蘇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