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梁
義烏的中國小商品城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日用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展示中心,市場交易額已連續16年位居全國同類市場首位,有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名外商常駐義烏。這座外貿小城就坐落在浙江省中部的金華市。
金華市地處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南翼,是一座歷史悠久、充滿活力的城市。便捷的交通物流、優越的開放環境、繁榮的市場為金華的外經貿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金華市大力實施工業強市和外向帶動戰略,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促進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通過積極培育和發展,現已形成門類齊全、布局合理、行業優勢明顯的汽車摩托車及零配件、日用小商品、醫藥化工、五金機械、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等產業體系,產品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定份額,對外貿易呈現迅猛發展之勢。外貿進出口已經成為金華市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但在高速增長的同時,我市的外貿發展也面臨增長方式較粗放、進出口不平衡、產業競爭力不強、要素制約加劇等問題和困難,亟需通過推進外貿結構調整、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外貿增長方式轉變來增強我市對外貿易國際競爭力。
首先要狠抓結構調整,促進對外貿易均衡發展。引導出口企業采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設計水平,增加勞動密集型產品、農產品、資源性商品的深加工率和附加值;鼓勵企業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出口,加快實現出口產業從低端貼牌生產、簡單組裝向中高端內涵深化的延伸發展;在保持傳統產品出口較快增長的同時,加快推動高新技術產品、高附加值產品和農產品出口,著力優化出口產品結構。緊緊抓住人民幣升值、進口購買力增強的機遇,綜合運用進口信貸等經濟手段,鼓勵企業進一步擴大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均衡發展。
其次,深化品牌戰略,加強金華出口品牌建設。目前,我市已有“東磁”、“力霸皇”兩個產品列入“商務部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四方”、“超人”、“LINIX(聯宜電機)”、“浪莎”四個產品列入“浙江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18個產品列入“金華市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下一步要繼續開展出口名牌評選,大力營造企業創牌氛圍,積極推進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和出口產品認證工作,鼓勵和幫助符合條件的重點出口企業多申報、多入選知名品牌,通過推進出口品牌建設和扶持品牌產品出口,進一步強化汽車摩托車及零配件、日用小商品、五金機械、紡織服裝、磁性材料等出口優勢,提高我市出口企業國際競爭力。
積極扶強育新,增強出口增長后勁。近年來,我市通過積極培育外貿主體和大力扶優扶強,促使全市的外貿發展主體迅速擴大,外貿企業實力顯著增強。截至2006年,全市已有3342家外貿經營企業(不含外商投資企業),其中出口額超1000萬美元企業127家,其出口額達31.95億美元,占全市出口總額的55%。今后,我市將繼續降低準入門檻,加強指導服務,鼓勵廣大企業申報外經貿經營資格,并從赴境外參展參會、投保出口信用保險、提升研發能力等方面重點扶持,培育和發展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競爭能力較強的外貿龍頭企業,進一步增強外貿發展后勁。
加強市場開拓,拓寬對外貿易渠道。我市企業每年50%以上的外貿訂單來自廣交會、華交會、消博會、東盟博覽會等各類商品交易會。一方面要大力幫助企業認真落實訂單,及時安排生產,保質保量,按期交貨,爭取長期合作,另一方面要精心組織出口企業赴境外參加各種國際性展會,在鞏固美、日、歐盟等傳統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開發俄羅斯、東南亞、澳洲等潛力市場,開拓非洲、南美、中東等新興市場,力求在市場多元化上實現新的突破,增強抵御國際市場風險能力,推動對外貿易健康發展。
完善政策引導,激發企業發展外貿積極性。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商品供大于求,堅定不移地擴大出口仍顯迫切。我市要根據WTO原則,結合自身實際,進一步完善外貿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財政扶持資金重點向高新技術和農產品出口、加工貿易、出口品牌及境外注冊商標、境外參展、出口信用保險、國外反傾銷應訴等方面傾斜,繼續加強對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支持,逐步減少對出口產品的直接補貼,引導廣大企業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檔次,并幫助企業用足用好各項外貿扶持政策,充分調動和激發企業積極性,把更多的本地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大力優化服務,提高防范國際貿易風險能力。盡心竭力切實幫助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用地、融資等問題和困難。大力引導企業規范對外貿易秩序,加強行業協作和自律,避免惡性競爭,實現差異化經營,以品種和檔次、質量和規模贏得國際市場青睞。同時,要重視研究國際市場的新情況、新問題,幫助企業強化法律意識和規則意識,引導企業重視改善生產環境、技術標準、加工工藝及生產管理過程,適應國際貿易大環境的要求,積極應對反傾銷和貿易壁壘,提高防范國際市場風險能力。針對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案件日益增多的實際,抓緊建立“兩反一保”的預警機制,及時發布國際貿易摩擦和預警信息,加強對大宗、重點產品出口的監控,為企業提供信息咨詢和法律援助,努力提高企業應對反傾銷和技術壁壘的能力。
重視外貿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針對我市產業優勢和出口產品特點,進一步優化海關、檢驗檢疫、外管及貿促會等出口業務相關“通關”服務,為降低出口企業成本,方便企業辦事,我市成立了國內首家經CNAS認證認可的場地車檢驗實驗室,應對歐盟ROHS指令技術檢測中心也在加緊籌建當中,今年上半年有望試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