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這年,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由山東移居浙江紹興。當地人知道王羲之是書法家,都想得到王羲之親筆書寫的作品。
二
轉眼,春節將臨,王羲之揮毫寫了一副門聯:“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歲新景。”讓兒子貼在門上。不料剛貼出來,就讓人悄悄揭走了。
三
王羲之只好再寫一聯:“鶯啼北里,燕語南鄰。”他又叫兒子貼上,不料又被一位酷愛他手跡的當地書法愛好者“盜”走。
四
除夕這天,大街上人來人往,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一派過節的喜慶景象。王羲之家里也作好了過年的準備。他的妻兒卻望著門口犯了愁,眼看就要過年了,門上的春聯到現在還沒掛起來。
五
王羲之并不著急,慢條斯理地鋪開紙硯,筆走游龍,刷刷點點,又寫了一副對聯。寫好后,卻將對聯剪成兩截,讓兒子把對聯的上半截貼了出去。這副對聯的上半截分別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說來奇怪,這兩紙“半聯”貼出后,再沒人來揭了。
六
大年初一早晨,王羲之家門口圍著很多人,他們都被王羲之寫的對聯吸引住了,指指點點,議論紛紛,無不稱妙。原來,此時的對聯已成了一副完整的對聯,王羲之把對聯的下半截接了上去,結果成了“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
按照對聯的要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對仗工整,音韻合仄,表意明確。但如果把這八個字當作春聯來用,恐怕沒有哪個人愿意,即便是出自名書法家之手的作品。而王羲之高明之處就在于后接的幾個字,把原來四字聯變成七字聯,轉而表達出辭舊迎新、祛邪納福之意,不得不讓人為之折服,深嘆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