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進賈府》以短短幾千字的篇幅,通過林黛玉的耳聞目睹對賈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寫,介紹了小說的典型環境。它主要是通過豐富、細膩、生動、深刻的細節描寫體現出來的。有關這方面的論述已很多,本文談一個不太為人注意的細節。
林黛玉到賈府時,賈寶玉已到廟里還愿去了,故在一開始林黛玉并沒有見到賈寶玉。吃過晚飯后,有丫鬟進來說“寶玉來了”,此時林黛玉才第一次見到賈寶玉。賈寶玉向賈母請安后,賈母便說“去見你娘來”,而沒有安排他和林黛玉見面。
林黛玉當時就在場,賈母為什么不把她介紹給寶玉,而是先讓寶玉去見他的母親呢?仔細揣摩之后,我們就會為作者這一極富藝術匠心的安排擊節贊賞。
賈府內等級森嚴,封建等級秩序在這里有著非常突出的表現,即使是在同一階級內部也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黛玉幼年喪母,別父離家,走進賈府,對賈府來說似乎是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如在林黛玉棄舟登岸時,便有賈府打發的轎子和拉行李的車輛久候了。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因為她并沒有見到她的兩個舅父。去賈赦處時,賈赦推說身體不好,不愿見黛玉;而賈政則根本不在家,去齋戒了。作為賈府最高統治者的賈母倒是對黛玉疼愛有加。黛玉剛進入賈母住處時,賈母便迎上來;黛玉正欲拜見時,賈母已把黛玉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接著賈母又是問這,又是問那;又是吩咐這個,又是吩咐那個,安排得非常周密。那么,做事如此仔細周密、對黛玉疼愛有加的賈母為什么沒有安排寶玉見黛玉呢?是她忘了嗎?不是,黛玉就在身邊,怎么會忘記呢?合理的解釋只能是封建等級思想在賈母身上的體現。賈母認為寶玉必須先去拜見他的母親,然后才能見黛玉。依常理,黛玉遠道而來,寶玉在拜見賈母的時候完全可以和黛玉寒暄一番,然后再去拜見他的母親。但是不行,處在賈府這個環境,必須按照一定的“禮節”來辦事,不得越雷池半步,否則便是大逆不道。賈母當然懂得這些,也自然按照“禮節”來辦事。我們不禁要問,連對黛玉疼愛有加的賈母都嚴格按照等級來做事,那么其他人會怎樣呢?在這里作者通過這樣一個獨具匠心的細節為賈府的環境作了進一步的詮釋,使我們對賈府的環境有了更形象、更深入的了解。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賈母的言談行事都是合乎“禮節”的,她對黛玉的疼愛是有限度的,是以不損害其他人的利益為前提的。當然,我們也就可以推測出黛玉在賈府中的命運了。
我們還可以從塑造人物形象這個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我們知道,作者對王熙鳳的出場是作了精心安排的。王熙鳳在賈府和整個小說情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在眾人接見黛玉的場面上讓她出場,集中揭示她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是不可能的,所以作者把她安排在眾女眷已和黛玉見過面而且又都在場的情況下出現。作者對寶玉的安排類似對王熙風的安排。既然在賈府里有著嚴格的禮教規范,任何人不得違反,那么寶玉在外出回來后就必須向他的母親請安。如果先讓他和黛玉見面,只能是時間很短,無法讓寶玉充分表現。相反,把寶玉和黛玉見面安排在寶玉和母親見面后,就給寶玉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這才有了寶玉對黛玉的細致觀察、送黛玉表字、摔玉等一系列的細節描寫。特別是“摔玉”這一細節更是不可缺少,它是由黛玉的“與眾各別”的美引起的。在寶玉看來,神仙似的黛玉也應該有“通靈寶玉”,可她竟然沒有,于是寶玉頓時癡病發作,把與生俱來的“寶玉”狠命摔去。“摔玉”寫出了黛玉的美,寫出了寶玉的癡。對天命的反抗,對世俗的鄙棄,對禮教的蔑視,都集中體現在這“摔玉”上了。試想如果不給寶玉留下充分的時間、廣闊的空間,他的性格又怎么能夠如此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呢?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寶玉后來所表現出來的令賈府上上下下難以理解的行為了,也就不難理解寶玉和黛玉的生死相戀的愛情了。總之,這種安排人物出場的方式,有利于刻畫寶玉的性格,同時也密切聯系著小說中心情節的發展,為寶黛愛情創造了一個純真優美的藝術境界。
《林黛玉進賈府》是《紅樓夢》中最為精彩的篇章之一,一些看似平淡無奇的細節描寫,其實蘊涵著豐富的含義。我們只有認真琢磨,才能真正領會到《紅樓夢》這部偉大小說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