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孩子,在上中學時,父母曾為他選擇了文學這條路。只上了一學期,老師就在他的評語中寫下了如此結論:該生用功,但做事過分拘泥和死板,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善的品德,也決不可能在文學上有所成就。后來,一位化學老師了解他這個缺點后,認為他做事過分認真和死板,正好適合做化學實驗,便建議他改學化學。這一次,他的缺點正好用在他適合的位置上,因為做化學實驗需要的正是一絲不茍。他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臺,化學成績在同學中遙遙領先,以致后來他榮獲了諾貝爾化學獎,他的名字叫奧托·瓦拉赫。
奧托·瓦拉赫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有用之才,就是因為很好地利用了他的缺點。
無獨有偶,在法國有一家涂料公司,公司對全部員工進行了性格測評,他們不是根據員工的優點來安排工作,而是按照每個人的缺點來編排崗位,譬如讓愛吹毛求疵的當質檢員;讓爭強好勝的去抓生產,讓好出風頭的去搞市場公關,讓斤斤計較的去管倉庫等等。
編輯/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