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走出大學校園三年的我開始對人生有了全新的思考:是在自己不喜歡的“鐵飯碗”上繼續混日子,還是辭職走自己的理想之路?最終我決定邁出自己新的一步。
“闖天下”是每個青年人剛踏上這個社會的雄心壯志,我心里也同樣充滿了激情和無盡的力量,看到同齡人闖天下的傳奇故事,我對母親說,我真的要遠走天涯了,不要為我擔心,我就是睡橋洞也要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然而現實的嚴酷會給每一個準備不足的人當頭一盆冷水。這期間,我當過推銷員、租書店的“小老板”、競聘過“保險公司經理”……對于自己將來要從事什么樣的工作,我心里也是一頭霧水。直到有一天,在人才市場我碰到了《中學生博覽》,我的眼前一亮,中學時代那些純真的記憶瞬間掃掉了心空的陰霾,我很快填好了應聘表格……
彈指一揮,我到《中學生博覽》雜志社工作已經八年整。期間的一些經歷就像電影的蒙太奇鏡頭一樣在我的腦海中浮現:
第一個采訪的孩子。那個身患重癥肌無力的15歲男孩及他的媽媽給我太多感動,一雙雙無私的手幫助過的孩子曾下了怎樣的決心要死后獻出自己的眼角膜,一個一貧如洗的母親怎樣目睹自己的孩子化為灰燼,又怎樣決定自己死后也要捐出遺體。
第一個救助的女孩。女孩與媽媽的矛盾不可調和,她要了結自己年輕的生命……哭訴的電話、飛奔的車輪、女孩父母知道事情真相后的驚愕與感激的眼神、若干年后我接到女孩在北京給我的來信時的欣喜與寬慰……
第一個接觸的明星。2000年,張藝謀《幸福時光》劇組來長春選秀,我和另一位編輯跟蹤采訪那些競選的女孩。雖然后來張藝謀沒有選中長春的女孩,但若干年后,我在中央電視臺上看到了一個當年參加選秀時我們接觸過的女孩,她的名字叫李思思,當年,她還給我們《中學生博覽》當過封面呢!
……
如今,我的一些讀者、作者已從“80后”變成了“90后”,很多人都走上了工作崗位,一些人還成了我的同行,每當和他們談到《中學生博覽》,他們總是津津樂道,訴說《中學生博覽》給他們的快樂及對他們人生的積極影響。每聽到這里,我就會有巨大的幸福感充溢心田。一個編輯的幸福莫過于此。
與中學生朋友打交道,有太多太多值得回憶的東西,它們讓我充實,凈化了我的心靈,讓我忙碌并快樂著,并且心態年輕,就像我曾經說的那句話:有你們,永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