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到一次性紙餐具,用過后常常被當成垃圾扔掉,久而久之就造成了白色污染。它們可以變廢為寶嗎?
■目標
1 通過收集廢舊材料進行藝術創作,在創造美的過程中樹立環保意識。
2 以分組作業的形式,樹立學員的團隊協作意識。
3 通過組合加工簡單的紙餐具,使學員了解立體構成的理念和方法,感受空間和形體的魅力。
■方法
使用一些簡單的粘貼、加固工具,將不同型號大小的紙質餐具組合成生活或是想象中的某一形象(如:動物、人、交通工具或卡通形象等)。
■準備
不同型號的紙餐具(紙杯、碗、盤等)、剪刀、釘書機、膠水或雙面膠帶等(也可準備一些其它材料輔助造型)。
■實施
1 以“保護環境、拒絕白色污染”為話題,導入新課。
2 展示一兩件同類作品,并簡單介紹制作過程和小技巧(強調協作精神,一個大形體可先分為幾個小部件制作,最后再集體進行組合),使學員了解基本的立體構成方法。
使用釘書機固定相連的紙杯,具有較好的靈活度,可用來制作動物的尾巴、脖子等部位。
3 學員分組設計造型方案(以3—4人為一組),確定方案后分配每人所負責制作的部件,最后,利用材料原有的造型特點進行簡單的合理加工,注意形體的比例和重心的把握。各部件在制作過程中應相互交流,確保組合更加完美。
4 展示學員作品,各組相互交流。
■評價
1 作品是否具備整體感,各部件形狀比例是否合理。
2 作品造型是否獨特(想象力)。
3 各部位細節的銜接是否牢固(動手能力)。
■拓展
在日常生活還有許多類似一次性餐具這樣的“垃圾”,試著去尋找它們吧,你將在一次次“變廢為寶,拒絕白色污染”的行動中,感受空間和形體的魅力。
本版作品由福建省泉州市起點美術學校學員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