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中學生肩負著沉重的精神壓力,自私、任性、自閉、孤獨、不善于交際等,是他們適應社會的最大障礙。壓力超負極易誘發身心疾病,我們也經常會在電視、報紙上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患憂郁癥、自暴自棄,甚至離家出走……如果能在情緒轉變的一剎那及時調整或自我安慰,從情緒低谷中找到出口,也許轉個彎就是快樂!
成長里應該有快樂,而快樂是自己制造的!
打開另一扇窗
調查問題一:曾經讓你郁悶甚至無法自拔的三件事
塵獨舞(16 歲 初三)(1)有關家庭問題:父母經常吵架,爸爸動手打媽媽,媽媽離家出走,奶奶癱瘓。(2)有關感情問題:最好的一個朋友出賣了我,聯合我另外的一個朋友孤立我,疏遠我。(3)有關學習問題:初三被分到全年級最好的一個班級,可是成績并不理想,自己又太懶,第一次成績排在全班倒數第十三名,老師“請”我去辦公室“喝茶”,語氣很重……之后心理壓力越來越大,每天都覺得喘不過氣,經常掉眼淚,陷在回憶里不可自拔……總懷念以前班級的美好時光。
魔鏡(17歲 初三)( 1 )父母總不能理解我的想法;(2)和一個男生走得近些,同學之間就有閑言碎語;(3)無論自己怎么努力學習,成績都達不到自己預期的效果。
污蛋蛋(19 歲 高二)(1)有關家庭問題:無法自如地表達對家人的感情。(2)有關感情問題:好朋友無法真正誠實。(3)有關學習問題:重大的考試總是考不好。
詩源 (14 歲 初三)(1)我媽老是嘮叨,我就和她吵,她是那種不可理喻的,老是冤枉我…… (2)我用真心去對朋友,很多心里話都對她們說,可是她們都不重視我。(3)看著別人學習,心里面著急,可是自己又學不進去,上課經常開小差……
沉落(17 歲 高二)自己性格內向,很喜歡孤獨又害怕孤獨,常常為了彌補心里的空虛自找煩惱,讓自己活在虛擬的世界里。
編輯點評:
在這個調查中,老編原本是想讓中學生們寫出在生活中令自己郁悶甚至無法自拔的三件事,卻發現同學們在有關家庭、有關感情、有關學習等三方面都有郁悶的事情可講。在有關家庭方面,大多數同學感覺和父母溝通不暢,父母之間的惡劣關系也會讓大家感覺郁悶和束手無策;在有關感情方面,大多數同學在友情方面有著或多或少的困惑,在處理與異性同學的關系方面也有著很多的無奈;在有關學習方面,不少同學表示自己有努力學習的愿望,可在父母、老師的重壓之下難以輕松應對。從調查結果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學生們找不到快樂的原因。當面臨如此糟糕的問題時,你的心態如何調整是找到快樂的根本,勿因郁悶而導致情緒低落,事情已經糟糕透了,不開心也于事無補,不如轉換思路,盡量找樂,為自己打氣。打開失敗旁邊的窗戶,也許你就會看到希望。
找到快樂的入口
調查問題二:你怎樣調整心態?怎樣找樂?同樣一件事,你覺得它有趣,它就有趣;你覺得它郁悶,那它就郁悶。請看以下“成功找樂人”是怎樣調整心態的。
(1)個子矮,長得不漂亮。
魔〆鏡(17 歲 初三)嘿! 個子矮但是小巧靈活! 長得不美但是心靈美!
夜空 (15 歲 初二)改變不了就接受啊,從其他方面找閃光點。
沉落 (17 歲 高二)個子矮不是我的錯,自卑沒有用,煩惱都是自己給自己找來的。
(2)總感覺自己已經老了,周圍那么多活力四射的同學好像都與我無關。
污蛋蛋 (19 歲 高二)我的性格我做主,我是沉穩成熟型!
詩源(14 歲 初三)老了?不!那是長大!輕松融入同學當中去,和他們聊同樣的話題,做同樣的事,慢慢就會恢復活力!
(3) 生活很無聊, 整天無精打采,對于任何事都沒有興趣可言,不知道怎樣才能讓生活更充實。
詩源(14 歲 初三)試著做自己擅長的事,給自己增加信心,看看書,看看電視,鍛煉鍛煉身體,吃得香,睡得好!
沉落(17 歲 高二)生活有時候是很無聊,為了讓自己更快樂,找值得信任的好朋友聊天,說說身邊值得快樂的事情。
塵獨舞(16 歲 初三)多找找能讓自己快樂的回憶,多做做讓自己感興趣的事兒。
(4)媽媽天天說我沒出息。
廖梓伊 (14 歲 七年級)努力,再努力,把實力證明給她看,讓她大吃一驚后再后悔自己說過的話。
塵獨舞(16 歲 初三)加油!自己為自己打氣!要以媽媽的話為動力!
(5)班里大多數同學都有某某名牌鞋,我也特別想擁有,可爸爸媽媽不給買。
塵獨舞 (16 歲 初三)雖然你有名牌鞋,但我有很多你沒有的東西!
(6)我還有一堆如山的作業沒做,可明天就要參加演講比賽了。
詩源(14 歲 初三)要先理清頭緒,不要著急,一樣一樣慢慢做,先讀讀演講稿!再認真做作業!
夜空 (15 歲 初二)哪件更重要做哪件。
(7)媽媽讓我學鋼琴,我也真的很喜歡彈鋼琴,可每當我看到別人在玩而我卻要練習彈鋼琴時,好情緒和壞情緒就在得到和失去之間徘徊。
塵獨舞(16 歲初三)雖然萬般無奈,但為了自己的興趣,媽媽的期望,只有努力地讓自己學好鋼琴,把彈鋼琴當做別人不懂的一種自娛自樂的方式,不久就會發現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污蛋蛋(19 歲 高二)我得到的是一輩子的快樂,他們得到的是暫時的快樂!
魔〆鏡(17 歲 初三)付出得越多收獲才越多!
夜空(15 歲 初二)長大后就會開始明白,為什么我跑得比別人快,飛得比別人高!
(8)我很在意別人的目光,總怕自己做錯事。
塵獨舞(16 歲 初三)走自己的路,讓別人打車去吧!面對自己的正確選擇,做自己想做的;如果自己真的做錯了,也要鼓勵自己——同樣的錯誤絕不再犯第二次。
廖梓伊(14 歲 七年級)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編輯點評:
塵獨舞說: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快樂就是擁有自由,每一天和朋友手牽手上學又放學,聽著從音像店里傳出的流行歌曲,一起和朋友聊喜歡的事兒,一起嚼著喜歡的糖果……
其實,生活中有舍才會有得,有時候,太多的不快是因為我們總想獲取卻懼怕失去,并為失去而郁悶。其實,失去青澀獲得成熟和人生經驗;失去玩樂時間獲得他人沒有的樂趣;失去休息時間卻獲得渴望的學習成績。這么想想,我們真不應為失去而痛,而時常應為失去后的得而樂。
痛苦的人是相似的,快樂的人各有各的快樂。放大自己的快樂,以感恩的心面對困苦——你的生活會更加其樂無窮。
學習中“找樂”
調查問題三:對學習總是沒有激情,有什么方法可以盡快使自己處與良好的學習狀態?
魔〆鏡(17 歲 初三)快樂學習,勞逸結合。我以前只知道埋頭苦讀,可是一點兒成效都沒有。自從我參加了一些我感興趣的課外活動后, 我發現它們之間是有關聯的,不僅能促進我對課本知識的學習,還能提高我的學習興趣。后來我的學習進步很快,生活也很有條理。
夜空(15 歲 初二)告訴自己,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經歷的挫折多了,離成功也就不遠了。路是要朝前走的,眼光也要向前看喲。
詩源(14 歲 初三)先做自己擅長的科目,提高自信心。慢慢對學習有興趣了,心情也會變得好起來,然后做其他方面的學習就有精神了哦!
沉落(17 歲 高二)我常常要先給自己放松。然后給自己足夠的信心,告訴自己:我可以的!或是和好朋友聊天說說自己的感受,或許她可以給我一些好的方法,等聊完后發現自己很輕松,自然覺得有心情去學習了。
編輯點評:
其實,學習很簡單,只需有個明確的目標作動力!
煩惱時“找樂”
調查問題四:當你處于低谷時,有什么方法可以盡快轉換思路,峰回路轉?
污蛋蛋(19 歲 高二)我會說,明天會更好!在很難過的時候,我會想一個比我此時更難過的事情或是比我更不幸的人,比較一番過后,自己就會慢慢平靜下來。
塵獨舞(16 歲 初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聽輕松愉快的歌,找方法發泄,找朋友訴說!想想讓自己開心的人,開心的事!
詩源(14 歲 初三)學周星馳的笑聲大笑幾聲,因為那笑聲實在太搞笑,不知不覺自己心情就舒暢了;或是大叫,把心里的不愉快都發泄出去。
沉落(17 歲 高二)內向的性格給我帶來了很多不開心,不管怎樣我總是拿起筆在紙上隨便畫隨便寫當時的感受;也很希望找很鐵的兄弟當我忠實的聽眾。
編輯點評:
你要將傷口或煩惱轉化成智慧。在你的一生中會受到許多傷害,也會犯許多錯,但這都只是人生經驗的積累罷了!經歷痛苦,不正是為了更好地體會幸福嗎?快樂有很多種,只要你想擁有,你會發現周圍快樂的人和事其實很多,你不僅要及時發現還要及時學習,當快樂越來越豐富,你的世界也會越來越豐富。
編輯總結:
“任何一樣東西,當承受不住壓力的時候都會變形,更何況是孩子幼小的心靈?”學校、家長應該學會少給孩子施加壓力,并幫助孩子減壓,還要以身作則,做個快樂的人。同時,中學生自己也應該及時調整心態,也許順其自然就是一種快樂;也許失去也是一種快樂;也許把封閉的心敞開,快樂就會驅散灰暗;也許轉個彎就是快樂!現在就出發,趕快把快樂找回來,扮美青春需改寫自己!
相關鏈接
“找樂”小貼士
(1)對人對事糊涂一點。要盡量學著快速忘記煩惱,解除思想顧慮,避免憂思郁慮。
(2)學會傾訴。不要過于壓抑自己的內心情感,經常與自己認為信得過的人談談心里話,借助別人給自己打氣。及時發泄心中的“不平”,甚至可以大哭一場,能發泄出來總要比悶在心中好受。
(3)轉移注意力。培養自己的業余興趣與愛好,積極參加社交活動和體育活動,使精神有所寄托。
(4)自我滿足。要善于為自己的每一點努力成果而喝彩,讓自己時刻有成就感,知足自信才會充滿快樂。
(5)永遠不要和別人較勁。有些人總喜歡與人攀比,仿佛別人的風光是他心頭的痛,久而久之,心態失衡,心靈扭曲,煩惱叢生。要知道,斤斤計較和嫉妒是快樂心境的克星。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別人無法取代的優勢,揚長避短專心經營好自己最重要。編輯/ 左家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