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學習中,閱讀速度的快慢與對所讀內容的理解密切相關。我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發現,不少同學之所以在閱讀方面過不了硬,主要是因為沒有從一開始就注意養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閱讀英語文章時,困難往往來自于構成語言材料本身的單詞,它們只有在構成了短語、句子或段落之后才能顯示其確切的意義。可是剛開始時,由于沒有經過訓練,許多同學不是以短語、句子或段落為單位進行閱讀的。看上去讀得很仔細,生怕漏掉什么,不放過每一個單詞,或者放聲念出,或者默讀牢記;而且還不厭其煩地把剛剛看過的單詞又重新讀起來,認為只有這樣回頭重讀才心里放心。結果只能事倍功半,大大地減慢了閱讀的速度。
剛開始執教時,我按照自己過去的學習方法,讓學生一個個字母地去拼讀單詞,然后再通過一個個單詞地去讀句子,認為這才是閱讀的藝術。事實正好相反,在用這種機械的方法培養的學生中,有40%的人無法快速閱讀。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認識到必須換之以科學的方法,才能培養同學的興趣,把英語學好。
實踐證明,好的閱讀習慣是完全可以通過訓練養成的,幾乎所有的人都可以掌握快速閱讀的技巧,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為了幫助學生們提高英語閱讀速度,我摒棄了以前那種“按部就班”的做法。從具體情況出發,在點點滴滴中做起,糾正那些不利于快速閱讀的毛病,代之以如下十種方法:
一、如果閱讀時喜歡口中念念有詞,因而放慢了閱讀速度,可以用手指緊緊按壓上下嘴唇,便能慢慢地改掉了這一不良習慣。
二、若閱讀時愛用手指點著單詞讀,這時強迫自己用雙手把書捧起,那么手指就無法再去點單詞了。
三、有的人在閱讀的時候腦袋會隨著目光的移動而搖擺,結果使速度受到影響。可以嘗試著用雙手緊緊夾住頭部,不讓其搖動。
四、在遇上生詞而使閱讀受阻時,設法根據上下文,大膽地去猜想生詞的含義,以后再查閱詞典來弄清楚其確切意義。
五、盡可能地安排好閱讀的時間和地點,通過調整好周圍的環境,創造出那種就要閱讀的氛圍,以排除干擾。閱讀時不要開小差,強迫自己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讀的英文材料上。
六、盡量使目光快速地從一個個的英語單詞中一躍而過,力爭把一段文字瀏覽了一遍之后,能夠從Who(“誰”,指人物)、What(“什么”,指事情)、When(“何時”,指時間)、Where(“何地”,指地點)或Why(“為什么”,指原因)方面理解其大概的意思。
七、事先計算好段落或文章的字數,估計一下閱讀所需要的大概時間,然后把鬧鐘撥到相應的位置上,看能否在限定的時間內讀完。隨著閱讀熟練程度的提高,可以把限定的時間漸漸地縮短。
八、在快速讀完一段或一個章節之后,停下來把讀過的內容的要點在心里歸納一下。然后再通過復習進行檢查,看小結得是否正確。
九、不要因為在閱讀時生怕會漏掉什么而回頭再讀。其實,這種擔心純屬多余。他們最終會驚訝地發現,并沒有把文章中重要的內容遺漏掉。至于丟掉一些無關緊要的只言片語,那有何妨?
十、在英語句子中,名詞和動詞最為重要。在閱讀時,試著只掃一眼句子里的這兩種詞類,看效果如何。剛開始時,由于不習慣,可以在這些關鍵的英語單詞下面劃橫線,以便幫助閱讀;可一旦養成習慣后,便應該停止劃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