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百味瓶,它讓人們飽嘗了辛酸苦甜,那便是生活。
太陽總是東起西落。徘徊于地平線之間,不曾改變。然而這是不足以令人想到永恒的,因為時間在變,空間在變,人也在變。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令人怦然心動,也有太多太多讓人死水無紋,皆因來自人對美的感知。
美是什么?
在歲月的長流中。多少人對她的思索已隨風(fēng)飄逝,甚至連影子也抓不到。因此,美便成了被時代打上烙印的一種感知了。
正因為如此。我們摒棄了很多又選擇了很多。有很多時候我們把愛折疊起來,也有很多時候把情絲剪斷。
曾經(jīng),席慕容被釋伽牟尼像所感染,她跪在佛祖面前請求饒恕罪孽。因為她在這一時刻驀然發(fā)現(xiàn)不曾對母親說過一個愛字。她痛心地哭了,那是一種多么真摯的情感。那一刻,我也哭了,我知道,那是一種理智的感動,人性的美便是在那一刻升華的。
我折服了,也許對生命的敬畏便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吧。
聽溪水潺潺,雨滴碧荷,很是舒暢。閑暇之時,鎖于書閣中,沐浴那份寧靜,若品醇釅酒,恍如脫塵,飄飄乎游弋于自由王里的領(lǐng)域里。不啻為一種享受。
風(fēng)流倜儻,瀟灑人生。不枉世間走一遭。行云流水,風(fēng)情云淡。自得其樂。
直到有一天,驀然回首,才從一個個行程中留下的印跡中發(fā)現(xiàn)美中不足,瑕中有瑜。
行路人只顧趕路,而終究落下路旁的五彩世界。到達(dá)終點后,不免要留下點遺憾。
人的一生,就是一段行程,終點便是人生彩箋的最后一頁。因為自己對美的感知,所以只一路狂奔,卻忘了一路歌唱。尋找到自己要的美,才發(fā)現(xiàn)更美的東西被遺失。
于是,有人說,現(xiàn)在的人,知道周迅的越來越多,知道魯迅的越來越少了;知道關(guān)芝琳的越來越多,知道卞芝琳的人卻越來越少,這是不是很諷刺呢?
緊跟著時代的腳步走,卻丟失自己所應(yīng)該追尋的真諦,美顯得黯然無色。
顧城說,黑暗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其實我們也應(yīng)該有這雙眼睛,在美與唯美的世界里馳騁。
雪·梅
百花凋殘之際,梅花孤寂地開了。
萬物沉睡之時,雪兒悄然地落下。
兩顆孤獨的靈魂相撞,友誼讓冬天燃燒起來。
雪對梅說:“我是為你而降下的,映襯著你的美。”梅對雪說:“我是為你而盛開的,伴著你的腳步而來。”
當(dāng)雪踏著輕輕的腳步來臨時,梅總是第一個蘇醒。她為朋友的到來而感到快樂。她熱熱鬧鬧地打扮自己,在雪中盛開,每朵花兒都是她的喜悅。雪輕輕地拍打著每一根枝條、每一朵花,把甘汁融進(jìn)梅的身體,涼涼的。暖暖的。
紛紛揚揚的雪。瀟瀟灑灑的梅;潔白無瑕的雪,紅紅火火的梅。白與紅在此演義得如此默契;白與紅相融相襯,震憾心靈。
夜來臨,梅與雪還在聊著,聊著長長的思念。梅在雪那兒聽到了許許多多異鄉(xiāng)的風(fēng)情;雪在梅那里聽到了整個冬天的第一句問候。相處的日子總是很短,梅在依依不舍地送走雪后,開始了又一個漫長的等待,一天又一天……那夾著思念的友誼。
這一年,梅早早地蘇醒過來,等待雪的到來,而雪遲遲未來。梅滿心焦慮地等待著,猜測著,那長長的擔(dān)憂、長長的思念,使梅面容憔悴。梅還是遲遲地開了,卻沒有等來雪。空寂地送走了一個個長夜后,梅早早地凋謝了自己,期盼著下一個冬季的到來。 第二年的冬天,雪還是沒有來,而氣溫卻一天比一天暖和。梅含著淚說:“當(dāng)目光久不能尋到你的身影,我只有在心中溫柔地想象你出現(xiàn)的情景。”
年復(fù)一年,梅總是沒有等來雪。暖暖的陽光驅(qū)不走梅內(nèi)心的凄涼。她顫顫地倒下了。心中念著雪,念著那份癡癡的、苦澀的友誼。
你知道嗎?當(dāng)梅花盛開的時候,雪是最圣潔的。
你知道嗎?當(dāng)雪花飄落的時候,梅是最純美的。
而我一個說客,除了把這個凄美的故事熔煉成一個傳說,還能怎樣把她們的情抒寫得更真摯呢?
指導(dǎo)老師 舒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