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很小,但是品種繁多,組織紀律性好,等級森嚴,組成了一個小小的社會組織。探究螞蟻組織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現象。這里選擇幾種螞蟻,看看它們是怎樣生存的。
撒“路標”的織蟻
在非洲等原始森林里,有一種叫織蟻的樹棲螞蟻..這種螞蟻用它們的幼蟲吐出來的絲,將成千上萬的小樹枝和樹葉連接起來,筑成連片的空中巢穴。為了便于在如此龐大的“帝國”內進行聯絡,織蟻采用了非常奇特的聯系方式當一只工蟻在蟻穴附近發現有入侵者時,它會馬上趕回蟻穴報告。一路上。它一邊往回走。一邊沿路撒下“路標”。
回到蟻穴后,它會用“之”字形的舞步向同伴發出警報。隨后,其他工蟻便緊跟這只工蟻,趕到發現入侵者的地方,協力將入侵者趕跑。
“牧養”蚜蟲的牧蟻
生活在熱帶雨林中的牧蟻是動物界中迄今為止發現的惟一的“牧民”。牧蟻“牧養”的是蚜蟲。蚜蟲是以植物中富含氨基酸和糖分的汁液為食的。而牧蟻則以蚜蟲的排泄物為食,因為蚜蟲的排泄物中仍含有氨基酸和糖分。為了保證能不斷地從蚜蟲那里得到食物,牧蟻會自覺地保護蚜蟲不受天敵的侵害,甚至當樹枝中的液汁干枯后,牧蟻還會小心翼翼地將蚜蟲帶到新的樹枝上。更令人驚奇的是,有時整個蟻群(不僅僅是少數工蟻)會帶著蚜蟲一起遷移,搬入新居。這種蚜蟲產卵時也在蟻穴里,螞蟻舔著蚜蟲卵,照顧它們如同照顧自己的孩子。
“協同”捕食的軍蟻
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軍蟻,更是一絕。這種軍蟻不僅個體大,且蟻群的規模也相當龐大,一般包含17萬-10萬只工蟻。軍蟻的聰明之處在于,它們總是協同捕食。以增強自己的力量。它們往往早晨外出捕食,此時,成千上萬的螞蟻涌出蟻穴,排成一縱隊,以每分鐘30厘米的速度向前延伸。然后,縱隊再向兩側分散,直到形成一個14米寬、1米-2米長的方陣為止,其陣勢猶如一個縮小了的古羅馬軍團。軍蟻以這種陣容向前推進,一路捕捉知了、蝎子和其他螞蟻,有時甚至捕食蛇和蜥蜴。一旦戰爭結束,蟻群帶著戰利品和戰死的同伴的尸體。以比出發前稍寬的縱隊形式返回蟻穴。軍蟻每次外出捕食。總是收獲大于損失。
“栽培”蘑菇的切葉蟻
切葉蟻以植物的葉子和花朵為培養基,“栽培”蘑菇并以蘑菇為食。它們將大碎葉搬回蟻巢,再用大顎將其反復咀嚼成碎屑,并堆成專門栽培蘑菇的“蘑菇房”,然后再在其上排泄糞便。不久,一種小型蘑菇即鉆出碎葉堆,慢慢長大。此時,切葉蟻來到“蘑菇房”里。啃破蘑菇頂部,蘑菇頂部很快分泌出黏液,螞蟻們陸續來到這里吸吮黏液,黏液就是它們的第一道菜。蘑菇頂部慢慢變得黏稠,那里積聚了許多蛋白質,蛋白質就成為切葉蟻的第二道菜。
有趣的是,年輕的雌性切葉蟻離巢去建立新家庭時,是絕對忘不了在自己的“嗉囊”里裝上帶有孢子的蘑菇碎片的。到新家后,雌蟻種下碎蘑菇。孢子萌發后長成蘑菇,成為新的家庭成員的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