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任藝環保網”
“綠色是生命的象征,綠色能給人帶來希望,讓我們共同攜手,將地球變成一個美麗的家園。”這是環保少年任藝的信念。1993年12月出生的任藝從小就有著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在她9歲時,什剎海的自然環境遭到破壞,致使野鴨無處棲身,任藝看到一群群野鴨在空中無奈地,飛翔,十分心痛,就向所有關心野鴨、愛護大自然的同學發出倡議:“拿出1元壓歲錢,幫助野鴨造新家。”在任藝的倡導下,小朋友們紛紛捐款,結果那年春天,什剎海的野鴨終于遷入了新家。
2003年“非典”爆發。讓任藝的心靈又經歷了一次巨大的震撼。“我覺得,就是因為我們的環境太不好了;才回引發這些疾病。我想辦一個網站,號召更多的人一起關注環境。讓我們的生活空間逐漸好起來。”當任藝把這個想法告訴媽媽時。媽媽激動地說:“好孩子,媽媽會全力支持你的,你就大膽地干吧!”對于一個只有9歲的孩子而言,創建網站并非易事,可任藝并沒有放棄,在媽媽的鼓勵和幫助下,她報名參加了一個專門教授網站制作的培訓班。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聰明的任藝終于建成了自己的網站——“任藝環保網”(WWW.2008r.com)。網站一建成。任藝就在網上廣泛傳播環保知識和自己的環保理念。每天臨睡覺前,任藝都要登錄網站,記下自己參加環保公益活動的心得體會,并發布活動消息和回復留言。5年來,更新網站成為任藝課余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她的精心經營下,網站點擊率逐年增多,至今已有20多萬人次登錄過她的網站。
開辟“少年先鋒林”
2003年,任藝在班里建立了“環保集裝箱”。說到“環保集裝箱”,還要從“2008奧運志愿林”說起。春季的北京經常刮沙塵暴,肆意彌漫的黃沙刮得人睜不開眼睛,于是任藝就想:“要是能在北京周圍多種一些樹,不就可以減少風沙了嗎?”
2004年3月13日,任藝在自己的環保網站上聯系了袁日涉等四名學生作為“少年先鋒林”的發起人,他們來到延慶縣三司村“綠化雷鋒”衛桂英媽媽那里種下了第一批樹苗。同時。他們還向北京市青少年發出倡議:“一人一棵樹,保衛北京城!”任藝希望北京13萬中小學生每人都能種下一棵樹,為綠化北京、美化首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是,樹苗錢從哪里來呢?”想到這些,任藝有些坐立不安了。一個偶然的機會,任藝從電視上看到廢品回收再利用的報道,很受啟發,“我們每個人的家中都有廢舊報紙、可樂瓶、易拉罐等,何不把這些廢品變成錢再去買樹苗呢?這可是一舉兩得呀!”任藝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綠色銀行”的概念開始在她的腦子里浮現。于是,任藝就把在班里開展“綠色銀行”的想法告訴了班主任賀老師,賀老師很支持。“環保集裝箱”在班里正式成立了。同學們參與的熱情非常高。你拿幾個可樂瓶,他拿一摞舊報紙,沒幾天的時間,“環保集裝箱”就堆得滿滿的。然后,任藝找來一位收購廢品的阿姨,把廢品全賣掉。雖然賣得的錢不多,但任藝堅信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道理,“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定會有更多的小樹苗茁壯成長起來的”。
每逢植樹節前夕,任藝就在網站上發布消息,北京、山西、河北等地的環保少年也紛紛響應。幾年里,任藝曾多次組織環保少年來到延慶三司村植樹。讓任藝感動的是,山西運城市新絳縣實驗小學的30多名師生坐了16個小時的火車來到北京參加她的“少年先鋒林”活動。另外,日本、泰國、加拿大等地的小朋友通過網站了解到“少年先鋒林”的事跡后,也寄來零用錢支持。
為綠色奧運發出倡議
在2006年和2007年連續兩年的“世界環境日”里,任藝在她的網站上發出了“為了首都多一個藍天,勸爸爸媽媽少開一天車”和“綠色出行、奔向奧運——好運北京測試賽期間,希望爸爸媽媽不開車”的倡議。倡議書中,任藝這樣寫道:“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我們希望所有同學的爸爸媽媽都能夠在這一天盡量不開車,不用汽車接送我們上下學,讓我們在乘坐公交車的過程中,感受一個北京小市民的那份責任、那份喜悅和自豪;或者就步行上學,既鍛煉身體又環保節約,讓我們在邁開腳步的同時,更好地感受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相處!”
任藝的倡議得到近兩萬人的支持。北京市環保協會會長江小柯看到任藝的倡議后語重心長地說:“你們這些‘綠色小使者’都很棒,你們就像火種,可以照亮你們周圍的家長、同學、鄰居等等,把環保進行得更加深入、徹底。”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司長翟青也響應任藝的倡議,他說:“感謝你們這些環保少年,只要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從我做起,一屆綠色的奧運會一定能夠圓滿地舉行。”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給任藝帶來巨大的動力,她希望更多的人能追求綠色出行方式,能為綠色奧運創造一片藍天。
2007年9月29日。任藝又走進CCTV《開心辭典》節目,與天津市新華中學張玉杰和北京市外國語大學附中李凱悅一起共同向全國青少年發出“節能減排,從我做起”的倡議:“教科書交換用,減少用紙保護樹。校園垃圾要分類,建立環保集裝箱。減少使用一次筷,自備餐具更衛生。我勸爸媽少開車,綠色出行更健康。”
快樂執著的小記者
自2003年6月成為《中華小記者》雜志小記者以來,任藝積極參與各類采訪活動,成功完成了多次重大采訪任務。2004年11月,任藝被中國記協評為“2004年度十佳中華小記者”。2006年10月28日,她又榮獲全國少工委授予的。“全國十佳小記者”稱號。在參加小記者活動的四年里,任藝擔任過CCTV少兒頻道《新聞袋袋褲》欄目小主持人、《公德行動》特約小記者、《少先隊小干部》雜志社小記者等。在此期間,她發表作品五百多篇,網絡轉載8680余次。談起小記者的經歷,任藝深有感觸地說:“作為一名小記者,參與一系列活動不僅鍛煉了我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也使我的寫作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同時還增強了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我通過眼睛觀察變幻無窮的大千世界,通過耳朵傾聽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用純真的心靈去體會周圍發生的一切……我仿佛比其他同學多了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