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珠仙子”雖然去了,但是,她的愛仍在人間。
2007年5月13日晚,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因乳腺癌辭世。從弱不禁風的林黛玉到世邦廣告公司縱橫捭闔的董事長,陳曉旭一路走來,其間幾度入世、出世,最終化為一縷青煙飄逝,質本潔來還潔去的“絳珠仙子”,給世人留下無數聲嘆惜。
扮演林妹妹一舉成名,大紅大紫
陳曉旭生于1965年,打小就喜歡看《紅樓夢》,不到18歲已將原著看了兩遍,在大觀園眾多姊妹中,她心儀的是“絳珠仙子”林黛玉。后來她進鞍山話劇團工作,在那里結識了她的第一任丈夫,也是她參演《紅樓夢》的引路人,后來飾演《大宅門》中白二爺的畢彥君。
1985年的一天,畢彥君在《大眾電影》上看到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聯合中央電視臺招募電視劇《紅樓夢》的演員,便將這消息告訴了陳曉旭,在畢彥君眼里,弱不禁風,愛讀詩書,喜歡芭蕾的古典型美人陳曉旭,就是他心目中的林黛玉。但陳曉旭卻退縮了,她擔心選不上,或者選上了又演不好,破壞了林黛玉在讀者心目中的形象。深知陳曉旭性子的畢彥君便拿話來激她:“你怕了嗎?難道你連這點信心都沒有嗎?”
果然,第二天陳曉旭拿著一張自己的照片找到導演王扶林,要求飾演林黛玉。王導卻問:“林黛玉一角我已有了初步人選,你能否出演另一個角色?”陳曉旭自信滿滿地說:“我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就是我!如果要我演其他角色,觀眾會覺得林黛玉在反串呢。”王導看了看陳曉旭的照片,無意中看到照片背后寫著一首小詩——那是陳曉旭14歲時發表的《頌柳絮》:“我是一朵柳絮,長大在美麗的春天里;因為父母過早地將我遺棄,我便和春風結成了知己。我是一朵柳絮,不要問我的家在哪里,愿春風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我要給大海的角落帶去春的消息。”
看著面前亭亭玉立的陳曉旭,身上滿溢著書卷之氣,王導毅然拍板讓她來演林黛玉。他覺得演林黛玉的演員本身就應該是個詩人,所以最終把這個角色給了能寫詩的陳曉旭。
接到試鏡通知后,陳曉旭沒有聲張,她向鞍山話劇團請了假,偷偷跑到北京,進了大觀園。同進大觀園的還有寶玉的扮演者歐陽奮強、薛寶釵的扮演者張莉等人。幾個默默無聞的少男少女們都沒想到,他們在大觀園度過了3年時光;他們也沒想到,3年后隨著《紅樓夢》的播出,他們都一夜成名。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陳曉旭更是把林黛玉演繹得凄凄慘慘,得到了觀眾極大的認可。
拍完《紅樓夢》,陳曉旭與畢彥君拿了結婚證。
但婚后的生活并不如陳曉旭想象的那么好。二人相處的時間一長,摩擦就多了,在畢彥君看來只是蚊蟲大小的事,在陳曉旭眼里有車輪那么大,往往陳曉旭生了半天悶氣,畢彥君還不知道她為什么生氣呢。畢彥君無法揣摩“林妹妹”的心思,最后不得不平和分手。
天法超越的演技,前途茫茫
《紅樓夢》的成功為陳曉旭爭取到了飾演電視連續劇《家春秋》中梅表姐這個重要角色,但無論陳曉旭拍戲時怎么試圖改變自己,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梅表姐還是那個林妹妹的形象。陳曉旭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此后再沒有導演請她演戲了。繁華散盡是落寞,隨著《紅樓夢》在各地電視臺700多次重播,人們只知道林黛玉即陳曉旭,陳曉旭即林黛玉。雖然這樣,陳曉旭還是很開心:這是我的幸運,能夠把一個人物演得如此深入人心,難道不也是很大的成功嗎?
無戲可演的陳曉旭成了最早的北漂一族,那時候還沒有像現在這樣遍地開花的房屋中介,想在京城找一個理想的住所很難,陳曉旭一年要折騰著搬好幾次家。
80年代的中國,流行著一股出國熱,陳曉旭也動了心。陳曉旭準備去美國,可美國大使館卻拒絕了她的簽證。為此陳曉旭愈加寡言少語,保姆被她孤僻的性格嚇得辭了職。
在朋友的建議下,陳曉旭辦了去德國的簽證,想從德國再轉簽到美國,然而,在德國呆了3個月,去美國的簽證還是沒辦下來,身上所帶的錢也不多了,陳曉旭只有回國。
1991年的一天,有一個叫郝彤的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的學生找到陳曉旭。原來為了能順利畢業,學生畢業前必須交一部自己拍攝的電影作品,他仰慕陳曉旭的演技,便與同學一起來找她,希望她能出演他們作品中的一個角色。
然而,此時的陳曉旭早已沒有了演戲的欲望,她冷淡地拒絕了郝彤的邀請。
郝彤是一個鍥而不舍的人,他沒有因陳曉旭的拒絕而放棄。他和同學后來無數次地拜訪陳曉旭,最終陳曉旭答應了他的出演請求。
在拍戲過程中,兩人少不了要接觸、探討,但除此之外,陳曉旭就很少與人說話了,以至于同學們都認為她太高傲了。其實陳曉旭工作十分認真,她發現,郝彤等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為了給他們節省經費,陳曉旭每餐只吃最便宜的便當。郝彤擔心陳曉旭本來就弱不禁風,吃這么便宜又沒什么營養的快餐,怎么能承受快節奏的演出。所以,郝彤不時拿出錢來請她吃點好些的飯菜。那時,飄泊多年的陳曉旭突然又有了溫暖如家的感覺。
作品完成后,郝彤拿出東拼西湊的幾千塊錢要給陳曉旭做片酬,陳曉旭只拿了1000元。這個舉動打動了郝彤,他知道陳曉旭的生活艱難,可她的為人卻如此仗義。兩人就此成了好朋友,郝彤經常找個理由去見陳曉旭,兩顆心愈走愈近,不久,郝彤成了陳曉旭的第二任丈夫。
世邦廣告公司,再鑄輝煌
90年代初,中國股市剛剛起步,陳曉旭拿出拍戲積攢下來的三萬多塊錢,跟著人家買起了股票。她買的股票,一下子翻了好幾倍,賺了十多萬。這時,郝彤從一個朋友那里得知長城廣告公司要對外承包,他便與陳曉旭商量接下。對經商一無所知的陳曉旭跟著郝彤去長城公司談合同,人家一眼就認出了“林妹妹”,二話沒說就應承了,但委托法人代表不寫郝彤,要寫陳曉旭。人家解釋說:“我們不了解別人,但了解林黛玉。”這話讓陳曉旭哭笑不得,好像“林妹妹”已經代替了她的存在。就這樣,在不知道什么叫代理,什么叫制作,自負盈虧,每年還要上交10萬元管理費的條件下,陳曉旭就大膽簽了字。
新公司成立之初,陳曉旭在京都假日酒店租了一間客房作為辦公室,每天租金100元。由于資金緊張,酒店看在“林黛玉”的分上,讓她先賒著房租。于是,陳曉旭頂著“長城國際廣告公司制作總部經理”的頭銜開始了她的經商之旅。
開始一個月,公司沒有拿到一筆業務,陳曉旭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時吉林的一家藥廠在北京尋找廣告代理,當他們聽說長城國際廣告公司制作總部經理是陳曉旭時,便找上門來。客戶對陳曉旭說:“我知道林黛玉是不會騙人的。”就與陳曉旭簽了一筆20萬元的合同。按照15%的提成,陳曉旭這一筆賺了3萬多元,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及時交上了酒店的房租。
不久,湖北的一家制藥廠也找到了陳曉旭。這是一家快倒閉的藥廠,他們希望借助人氣極旺的“林妹妹”的宣傳,讓藥廠存活下來。這是一筆150萬的合同,在陳曉旭的精心策劃下,制藥廠不但存活下來,后來還兼并了一家小廠。
“林黛玉”的名聲對陳曉旭的事業曾經起到了助推的作用。那時候全國廣告公司也就幾百家,規模都不大,客戶在無法作出選擇時,往往會慕名前來,公司的前景一片光明。1994年,國家經濟調整,陳曉旭果斷地對公司進行了資源整合改革,業績突破了4000萬。
1996年,31歲的陳曉旭成立了自己的世邦廣告公司。新成立的世邦廣告公司簽下了十多個品牌的廣告業務,還清了銀行的全部貸款。
陳曉旭最大的客戶是合作了11年的中國五糧液酒業集團。當時五糧液集團推出了新產品五糧春,他們希望以五糧液的品牌推動新產品的銷量。陳曉旭經過深思熟慮后,以“名門之秀五糧春”,“秀其外絕無奢華,慧其中內蘊悠遠”的詞句賦予了五糧春鮮活的形象感。
1998年,世邦廣告公司代理著五糧液、報喜鳥、羅蒙等一系列中國著名品牌。陳曉旭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從1991年進軍廣告業,經過10多年的打拼,世邦公司已成為一家年盈利近2億元的4A廣告公司。2004年獲得“中國十佳誠信廣告機構”和“中國十大策劃專家”的稱號以及“廣告人中國案例”品牌策劃金獎。陳曉旭本人也獲得“2005~2006年度中國十大最具風采女性廣告人”“中國2005年度經濟風云人物”等稱號。
興隆寺剃度出家,一個向佛
陳曉旭努力工作一個很大的動力是,她是家中的長女,卻一直不在父母身邊,因此,她努力賺錢,以期讓父母過得更好。直到有一天陳曉旭突然發現父母不知何時已兩鬢染霜,身子骨虛弱得好像隨時都會離去,這刺痛了她,讓她感受到了人生無常的悲哀。
而此時,與郝彤的婚姻也開始有了因性格不合而導致的摩擦,這越發讓她感到不安。這種心痛和不安讓她在塵世的喧鬧中安靜了下來,她開始沉思:無論和誰結婚,無論之前有多么相愛,只要來到一個屋檐下朝夕相處,雙方就必須學會寬容和忍讓,真誠地去調整和適應。
1999年的一天,陳曉旭坐朋友的車出門,在車上她聽到朋友放凈空法師講解《無量壽經》的錄音帶,她突然感到心里一陣明亮,這不就是我一直向往的清靜仁愛的世界嗎?
真正讓陳曉旭放下一切選擇出世是在2006年底,陳曉旭感到身體不適,到醫院做檢查,結果是乳腺癌。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全身,醫學上叫骨擴散;乳腺癌惡性擴散中最難治療的一種就是骨擴散。這時,癌細胞已不能控制,藥物的治療以及手術只能盡量延長生命。
2007年春節,陳曉旭夫妻倆做出決定,一起出家,遁入空門。
2007年2月23日,陳曉旭在長春百國興隆寺正式剃度,法號“妙真”。3月8日,郝彤也在深圳某佛門精舍秘密完成了剃度儀式。
陳曉旭出家后一直在深圳念佛堂修行養病。令人悲傷的是,不到3個月,陳曉旭因乳腺癌發作,于5月13日晚6時57分在深圳去世,時年42歲。深圳四季皆春,陳曉旭走時她的居室外面百花爭奇斗艷,林妹妹曾在大觀園葬花,而今陳曉旭去了,此情此景讓人生發“明日葬花是何人”的無盡感慨。
陳曉旭生前已著手成立“陳曉旭慈善基金會”,始創基金5000萬人民幣,將全部用于教育和醫療等公益事業,資助因貧困而失學的優秀學子和無力醫治疾患的困難群眾。絳珠仙子雖然去了,但是,她的愛仍在人間。
(責編/寧克華)
E-mail:nkh2002@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