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刊2006年第1期刊登了《72歲農村老太的創舉:成功培育出向日葵棉花》一文,文中72歲的盛先慧老人歷經二十多年的苦心探索和反復試驗,終于實現了她多年來的夢想:培育出了向日葵秸桿棉花。她的成果改變了棉花畝產量只有300公斤的歷史,直破500公斤大關。這對于我國的棉花產業不啻是一場革命。
此文一經刊登即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全國各地的讀者紛紛打電話來詢問,他們有的咨詢合作事宜,有的要幫助老人推廣向日葵棉花。長豐縣農技推廣中心的同志在看到本刊的報道后,曾兩次前往盛先慧家登門請教,意欲引進這項技術。今年春,盛先慧老人應邀來到長豐縣棉花原種場,把自己所掌握的嫁接技術無償傳授給了該場技術員唐峰。唐峰在2畝棉田里,用“南秸3號”、“魯棉研20”兩個品種進行嫁接對比試驗,統一施肥,統一管理,其中嫁接棉0.6畝。結果發現,嫁接后的棉花每株可增加果枝2至3臺,多結鈴23至27個,嫁接棉畝產比非嫁接棉增產200斤。經過成功試種后,打算明年在全縣推廣。
同時,盛先慧今年又在自家地里搞了0.5畝嫁接棉試驗田,因多施農家肥,管理也精細,畝產突破了1000斤大關。
盛先慧的小兒子王邦林說,因為向日葵棉花棉株大,所以需要的肥料也就多一些,如果中期管理跟上了,每畝再多追加20多斤尿素肥,一畝收個1200斤不成問題。如果按照棉花市價2.7元一斤來算,一畝地一季下來就能收入3000多塊錢。
2006年11月2日,盛先慧老人打來電話告訴記者,她的向日葵棉花已經正式獲得了專利證書,她是申請此項專利的世界第一人。
目前,老人正在為向日葵秸稈棉花向全國推廣而繼續努力著,相信老人的愿望在不久的將來即可實現!
(責編/寧克華)E-mail:nkh2002@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