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在眾人的眼里總是那么光彩、那么榮耀!想起他們,人們往往會聯系到CEO、跨國公司的高級白領等令人艷羨的職業。
然而,一個曾在國外留學8年,獲得兩個碩士學位,其中一個還是高級MBA學位的重慶海歸,卻在一家不起眼的廣告公司里當業務員。他每天風里來雨里去,穿梭于重慶的大街小巷四處奔波拉廣告,每個月的收入只有1000多元。為何眾人眼中的香餑餑——海歸會落魄到這種地步?
不解國情,MBA歸國創業失敗
今年45歲的張川是重慶市巴縣(現巴南區)人。從重慶某師范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重慶市巴陳中學教化學。
1989年7月,張川參加大學同學聚會,看到同學劉硫竟是坐著小轎車來的。原來,劉硫工作后,又到國外留學拿了個洋文憑回來,不僅單位給他分了二室一廳的住房,他還成了某局的副局長!看到同學如此風光,張川心理失衡了,自己工作了這么多年還住在單身宿舍,按教學成績,自己教的班升學率一直名列前茅,自己卻連個高級教師職稱都評不上。想當年,劉硫的學習成績哪如自己啊。他能出國留學,為什么自己不能呢?
張川萌生了出國鍍金的念頭。隨后,在妻子的支持下,他向有關部門查詢留學的條件、渠道……
1990年10月,張川告別妻子和年幼的兒子,終于來到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自費留學。讀完大學后,他又繼續攻讀碩士。1996年底,張川學成回國,但在上海和深圳求職依然不是很順利。1998年國內又興起MBA熱,因此張川決定再赴澳大利亞墨爾本一所大學攻讀MBA。兩年后,他如愿獲得MBA學位。
8年留學,張川所有費用加起來折合人民幣高達100多萬元!這些錢除了一部分是他在留學期間打工掙的,其他全靠過去的積蓄和家人的傾力資助。
頂著洋MBA的光環,回國后,張川很快被深圳的一家公司聘為副總經理,年薪30萬,公司董事會對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然而,沒過多久,他的能力便遭到質疑。原來,張川寫的方案里常有一串串的公式、定律,讓董事們看得莫名其妙,不知道他想表達什么。終于,與公司的一年合同一到期,公司便沒有與他續約。張川只得無奈地回到老家。
在重慶,張川很快在朋友的幫助下,在重慶管理協會培訓中心謀到了經理職位。然而,他根本不了解國內市場,他光按照MBA課程上那些跨國集團公司案例進行管理,結果培訓中心在他手下經營了半年,一分錢都沒掙到,后來竟然連員工工資都發不出,協會只好與他提前解除了合同。
接連失利后,張川沒有冷靜下來從自身找原因,反而錯誤地認為失敗都是客觀體制造成的。他想,如果企業是私人的,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此時,留學期間掙的錢,加上回國的收入,他手上已有一筆啟動資金,于是他決定自己創業。
2002年4月18日,張川投資的管理咨詢公司開業了,專門替企業家們提供管理方面的咨詢服務。然而,他對國內的情況依然不熟悉,再加上剛愎自用的老毛病,使得他給客戶提供的多是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發展思路,因此,他的建議幾乎沒有太多實用性。漸漸地,客戶越來越少……
2005年3月,公司終于支撐不下去了,宣告破產。3年的時間,張川賠進去近50萬元。
為了生存,破產MBA重慶街頭拉廣告
公司破產后,張川向家人隱瞞了這事。他想趕緊找到工作,這樣所有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然而此時,用人單位都不再盲從于海歸的名頭,張川的求職之路日益艱難。應聘單位在看到他的簡歷后,向他曾供職過的公司查詢他以前的業績,很快海歸MBA徒有虛名的名聲便傳開了,最后沒有一家大公司愿意聘請他。
瞞了一段時間,張川不得不向妻子坦白破產的事。但他囑咐妻子不要告訴父母,他擔心父母身體不好受不了這刺激。妻子理解并支持他,精打細算供一家人吃喝拉撒。她相信丈夫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
沒有工作,張川心里非常著急。他明白,如果再找不到工作,他和家人的生活將難以為繼。強大的生存壓力迫使張川不得不降低求職標準,他開始到中小公司去找工作,但就是這樣也沒有什么結果。2005年9月的一天,當他填完求職表準備離開時,招聘小姐看了一眼他的求職表,然后打量了他一番,輕蔑地說:“你都幾十歲的人了,怎么還用假MBA證書來騙工作啊?”
這話聽起來非常刺耳,張川當即與對方理論起來。但是,招聘小姐一句話就讓他沒了脾氣:“你如果真的是MBA,會到我們這樣的公司來求職嗎?”原來這些中小公司都懷疑他的文憑才不錄用他!于是,再次求職時,張川只好收起MBA證書。
2005年國慶節剛過,張川的父親被查出腎結石住進了醫院,手術醫藥費需要1萬多元。張川是家里的驕傲,醫藥費理所當然要他來承擔。他四處找朋友借錢,但這些朋友都知道他落魄了,均以手頭緊為由搪塞他。這讓張川第一次感到了世態炎涼。一個多星期了,父親的手術費還沒有著落,姐姐終于忍不住數落他:“你還是辦公司的老板,怎么這點錢都拿不出來,父母為你上大學、出國花了多少錢啊,做人要有良心!”
姐姐一番話,把張川說得面紅耳赤,無言以對。最后,還是姐姐籌來了父親的手術費……張川羞愧不已,看著病床上的老父親,不由得一陣心酸。
人活到了這份上,生存成了緊要問題。于是,他不再挑挑揀揀,只想找到一份能掙錢的活。2005年12月,他被重慶文華廣告公司聘為業務員,底薪400元,其他收入則全靠業務提成。
經過短暫培訓,張川正式上崗了。他手拿公司資料和一盒名片,像只無頭的蒼蠅,滿街亂竄,一點效果也沒有。
更讓張川尷尬的是,在拉業務過程中,常遇到一些熟人,尤其是他拉廣告的事竟然被老鄉傳回了老家。老父親怎么也不相信這個引以為榮的兒子會如此落魄,便親自趕到重慶求證。見到張川,父親劈頭就問:“鄉親們都說你破產了,還在街頭拉廣告,你給我說實話,這是不是真的?”看著父親焦急的目光,張川無言以對。知道真相后,父親連中飯也不吃,就神情黯然地回了老家……
從頭再來,腳踏實地才有明天
很快兩個月過去了,張川一筆業務也沒做成。看著同事們一個個回來報告喜訊,獎金一個勁地往上漲,他心里急得不行。他知道如果三個月的試用期到了,自己還是沒有業績的話,他又將被辭退。
2006年2月的一個星期五,公司老總在業績總結會上點名批評了張川。會議結束后,心情極度郁悶的張川一個人在解放碑喝得酩酊大醉,搖搖晃晃地圍著解放碑轉圈,口里念叨著:“我不是廢物,不是廢物……”一會兒,他的身邊就站滿了圍觀的人群。
星期一上班時,張川剛進公司,就看到同事們手拿著一張報紙,三三兩兩地圍在一起,議論著什么。可一見他進來,立即閉上嘴,用怪異的眼光看著他,看得他渾身不自在。
下午快下班時,平時與他比較談得來的小黃見辦公室里沒有其他人,忙走到他面前,把報紙遞給他,“張大哥,你看報上這人好像你啊?”張川接過報紙一看,原來報紙刊登了一張圖片新聞,正是自己大前天醉酒后在解放碑下的失態!
張川急忙否認是自己。小黃笑笑說:“張大哥,其實我知道你學問很高,可能你以前也風光過,但此一時彼一時,既然現在與我們一樣是業務員,你就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如果你在工作上有什么問題,可以問我。”見小黃這么誠懇,張川覺得很不好意思,連聲說謝謝。
那天晚上,獲悉真相的姐姐也趕來看張川。見他像霜打的茄子一樣無精打采,姐姐心疼不已,她說:“老弟,上次我錯怪你了!我不知道你遇到了這么大的困難,不過你要振作起來……”臨走時,姐姐還拿出500元錢塞給他。遭遇一系列冷眼后,張川第一次體會到親情的溫暖。那天晚上,他輾轉難眠。他想:自己再這樣下去,只會越來越糟糕,對,像姐姐說的,誰沒有挫折呢,但一定要振作起來!不能把MBA當成包袱……
第二天上班時,張川打起精神,虛心向小黃討教當廣告業務員的技巧。經過小黃的悉心指導,他終于簽到了生平第一個客戶——在重慶媒體上刊登題花廣告,廣告費400元!此時,距試用期滿只差三天!好懸啊!
業務有了突破后,張川慢慢地進入了角色。與客戶打交道,需要一定的溝通技巧,為了練習與人打交道的能力,他常常去菜市場與小攤小販們討價還價……
為了收集更多的業務信息,張川到圖書館去翻閱各類報刊,對近期刊登在重慶媒體上的大小廣告進行登記,并進行統計分析和歸類,把刊登廣告最多的公司由多到少排出一百位,再在重慶市主城區地圖上標出這些公司的位置,畫出一條路線圖。隨后,他按路線圖挨家上門拜訪客戶。
經過近一年的奔波,張川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客戶群體,他的業績也越來越好。2006年9月,他每個月的收入達到3500元。由于連續三個月業績保持全公司第一名,2006年國慶期間,公司下發文件任命他為客戶部經理,底薪也調至1500元。
如今,張川已經能正視自己,老老實實地做事,勤勤懇懇地做人。有時他也回去看望父母,雖然發現那些鄰居對他的態度前后反差太大:以前回家,大家都以能與他說上話為榮,還會熱情地邀請他到家里坐坐;而現在,鄰居們看到他都不怎么理睬,甚至冷嘲熱諷。但他都能一笑了之。如今面對這些人生的起伏跌宕,他已經能坦然面對。
后記
重慶協合心理顧問事務所譚剛強所長認為,張川之所以在擁有雙碩士學位的情況下事業失敗,原因在于他沒有分析自己的特長和缺陷,歸國后不能學以致用,出現“社會綜合適應征”,不能適應國內環境。當他面對生活的艱辛,放下高知的架子后,才逐漸適應了社會。
隨著國家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自費留學已從過去的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發展到從小就花巨資送孩子到國外讀書,這種舉動其實非常盲目,我們應該以張川的遭遇引以為戒。
(責編/俞媛媛)
E-mail:amfyyy@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