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李某原是我公司聘用的銷售人員,這兩年專門負責我公司與A商場之間的業務,包括簽訂合同、結算貨款等。不久前,公司因業務壓縮,將李某解聘,并收回了合同專用章,責令其交回手頭的空白合同書。誰知,解聘后的李某仍以公司名義,利用私自留存的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與A商場訂立了一份購銷合同,收取15萬元預付款后潛逃。A商場要求我公司履行該份合同,我公司則主張該份合同無效。請問:被解聘員工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
讀者:王新元
王新元同志:
李某以你公司名義與A商場所簽訂的合同有效。雖然《合同法》第48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但是,《合同法》第49條又明確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無需被代理人追認的表見代理。所謂表見代理,是指在無權代理的情況下,善意第三人在客觀上有充分理由相信無權代理人具有代理權,而與其發生民事法律行為,該法律行為的效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擔。
本案與表見代理的特點是相符的:李某被解聘,已無代理權;A商場系你公司老客戶,以前均是由李某負責簽訂合同等業務,A商場并不知道李某已被解聘和喪失代理權,從以往慣例和李某仍持有蓋有公司公章的合同書方面看,A商場有理由相信李某具有代理權;突然的人員變更以及李某私自留存空白合同,均超出了A商場應當留意的范圍;且A商場訂立合同的目的是善意的。所以,李某的行為屬于表見代理,所簽訂的合同是有效的,你公司應當履行該合同。
安徽杰創律師事務所律師:潘家永
(責編/寧克華)E-mail:nkh2002@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