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儲戶因輕信ATM取款機旁的“操作須知”而被忽悠掉了13萬余元的巨款,卻把銀行告上了法庭,那么,銀行要不要為儲戶遭受詐騙的損失買單呢?2007年6月29日,蘇州中院的一紙判決在全國開創了銀行為儲戶遭遇ATM機詐騙買單的先河……
輕信“須知”:13萬元一夜被卷空
現年44歲的蔣先生,是江蘇省蘇州市人。蔣先生曾向中國工商銀行蘇州分行(簡稱蘇州工行)辦理了一張工商銀行牡丹靈通卡。2006年4月8日晚8時許,蔣先生因急需用錢,便來到了蘇州工行下屬的景德路分理處的ATM自動取款機上,打算取款1500元。
可是,讓蔣先生沒有想到的是,當機器屏幕顯示取款交易成功時,他所取現金并沒有從取款機的出幣口出來,且機器發出異響。見取款機發生了故障,蔣先生隨即用自己手機撥打了工商銀行的服務電話95588,電話接通時間為1分零3秒,但無人應答。就在蔣先生不知所措的時候,他發現取款機邊上貼了一張“ATM自動取款機操作須知”的紙條,內容為:“各位儲戶您好:為了保障您的資金安全,以及減少您不必要的資金損失,我行敬告您務必根據ATM機內提示進行操作。在操作過程中應防止旁人偷窺密碼(包括我行員工),如您在交易過程中發現有卡被吞或取不出現金等異常現象,請您不要離開ATM機并立即與我行ATM機事務處理中心聯系處理。如因儲戶在我行工作人員未處理之前離開ATM機而造成的一切資金損失,我行概不負責。聯系電話:618-922-95588。”看到了“操作須知”,蔣先生心里也就踏實了些許,便撥打了該紙條上的電話,并按電話中對方的指示,自己在取款機上進行了三次轉賬操作,將其賬戶上的138500元分三筆轉賬到對方指定的銀行卡上,最后還按對方的建議,將銀行卡重新塞入了取款機,等待次日到銀行辦理手續。
第二天早上9時30分左右,蔣先生匆匆趕往景德路分理處,遠遠就看見“ATM自動取款機操作須知”仍張貼在該自動取款機旁,他隨即來到銀行柜臺前查詢。當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蔣先生他卡上余額僅余30元時,蔣先生如五雷轟頂,一下子被震蒙了。蔣先生隨即向公安機關報了案。
協商不成:儲戶一怒告銀行
公安機關經過偵查,發現犯罪嫌疑人將蔣先生轉到其指定信用卡上的138500元轉賬成26筆,并于一夜之間從26個不同賬號取走。
在公安偵查過程中,蘇州工行向公安機關提供了相關影像資料。從中可以看出犯罪嫌疑人在蘇州工行辦理信用卡時提供的身份證復印件上的照片與犯罪嫌疑人本人明顯不符。
事情發生后,蘇州工行將蔣先生未能從提款機中提取的1500元支付給了蔣先生,而蔣先生損失的是13萬余元巨款。為此,蔣先生便多次與銀行交涉,他認為自己所受到的損失系銀行疏于管理、缺少風險防范所致,應予賠償。而銀行則認為蔣先生的巨款之所以被騙,完全是因為蔣先生盲目相信和疏忽,與銀行沒有關系,不可能賠償。
協商不成,蔣先生一紙民事訴狀將蘇州工行告上了法庭。
法官說法:雙方按過錯擔責
滄浪區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蘇州工行向蔣先生發行了工商銀行牡丹靈通卡,蔣先生與蘇州工行之間存在儲蓄合同關系。儲蓄合同中的風險損失如何承擔是本案核心問題,而如何分擔風險損失主要是考察儲蓄合同關系的雙方當事人應該承擔什么程度的注意或防范義務。如果該注意或該防范的義務沒有盡到,則違背了合同的附隨義務而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本案蔣先生作為持卡人在ATM機上取款時,系行使合同的主要權利,但同時蔣先生應履行合同的附隨義務,體現在儲蓄合同中即作為儲戶在取款時負有一般的注意和謹慎義務。這就要求蔣先生注意到ATM機屏幕上的提示,不輕信任何ATM機外的告示或提示。但蔣先生由于疏忽大意,缺乏一般儲戶應有的警惕和警覺,輕信了犯罪嫌疑人張貼的“操作須知”,撥打了其提供的電話,并按對方的指令進行操作,將自己賬戶上的錢轉出,故蔣先生沒有履行合同的附隨義務,未盡到儲戶的一般注意和謹慎義務,蔣先生的輕信、疏忽與自己的錯誤操作是導致本案的主要原因,故蔣先生應對該損失承擔主要責任。
另一方面,本案中,蘇州工行雖在自動取款機屏幕上增加了風險提示內容,盡了一定的提醒義務,但事發第二天,在蘇州工行下屬的景德路分理處已正常營業的時間內,犯罪嫌疑人張貼的“操作須知”仍張貼在原處,應認定蘇州工行對自動取款機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疏漏。另根據公安機關的調查,有關犯罪嫌疑人辦理新卡時提交的身份證復印件上的照片與其本人明顯不符,也反映了蘇州工行在管理上的疏忽。此外蔣先生在ATM機發生故障后按常規撥打蘇州工行服務電話95588,接通時間為1分零3秒,卻無人應答,說明蘇州工行在提供95588的服務上存在缺陷,故蘇州工行在本案中的防范義務的確存在不足之處,對此應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綜上,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法院酌定由蔣先生承擔其損失的70%,蘇州工行承擔30%。
2007年3月12日,滄浪區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5條、第6條第2款、第107條的規定,作出一審判決,判決蘇州工行賠償蔣先生人民幣39750元。
一審判決后,蔣先生和蘇州工行均不服,于2007年3月21日雙雙向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蘇州中院認為,一審法院所作由工行蘇州分行賠償蔣先生39750元的實體判決并無不當。2007年6月29日,蘇州中院依據法律的有關規定,作出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責編/邢榮勤)
E-mail:rqxing@sohu.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