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少數的,更多的孩子天資平平,如何將一個天資平庸的孩子培養成材,本文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辦法。
劉則華小的時候天資平平,一度曾是令老師頭痛的差等生,可2006年,他卻在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中獲得了山東省二等獎的好成績。2007年高考時,他的分數又超出了重點線100多分,被清華大學提前錄取……
是什么原因使這個“差生”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呢?他的父母是怎樣把他培養成功的呢?現在,讓我們一起向他的父母取取經吧!
一招見效!
兒子從差生變成尖子生
劉中洪是山東省巨野縣礦務局的一名普通工人。少年時代的他本想考大學,成為一名知識分子,可因為父親去世得早,他不得不輟學參加工作。1988年,兒子劉則華出生后,劉中洪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兒子身上,想讓兒子來實現自己的大學夢。
然而,小時候的劉則華天資一般,并無過人之處。劉中洪想:孩子既然不是很聰明,那就讓他笨鳥先飛吧。于是。他買來一些識字課本,耐心地教孩子識字讀詩。令劉中洪失望的是,一些很簡單的字詞,往往教了幾天,兒子還認不出,更不用說背古詩了。見兒子不開竅,劉中洪只好寄希望于孩子上學后能脫胎換骨。
1994年,劉中洪把孩子送進了學前班。1997年,劉中洪和妻子楊麗麗相繼下崗了。為了生計,劉中洪干起了拉板車的活,楊麗麗則在街上擦皮鞋。盡管沉重的生活壓力把夫妻倆壓得抬不起頭來,可他們從沒有放松對孩子的要求。為了讓兒子能集中精力學習,他們晚上從不看電視。為了能指導孩子,劉中洪特地把小學的課本重新溫習了一遍,每晚陪孩子坐到11點,陪他做作業、抄生字、復習、預習。然而,父子倆并肩苦讀了一年,收效并不大,劉則華的考試成績仍在班上二十名左右徘徊。
每次拿著兒子的成績單,劉中洪就很傷心。自己和妻子一天到晚累死累活地賺錢,都是為了兒子以后有個好的前途啊!可照這樣下去,兒子以后考高中都難,更不要說上大學了。劉中洪急得成天嘆氣。
1999年10月的一天,劉則華的班主任老師來到劉中洪家家訪。劉中洪跟老師訴苦:“沒辦法啊,我每晚都守著他學習??伤某煽兙褪遣灰娖鹕?”也許是出于安慰,那位老師對他說:“我看啊,世界上只有教不好書的老師,沒有不會學的學生,光守著孩子耗時間是沒用的,看來還是得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啊!”送走老師后,劉中洪反復回味著老師的話,他漸漸意識到,自己確實把兒子管得太緊了。
意識到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出了問題后,劉中洪決定著手補救。那段時間,只要一有閑空,他就跑到書店里看有關育兒方面的書籍。有一天,劉中洪看到一個叫溫比特的美國教育家在書里說:對于大部分的孩子來說,除了記憶力和遺傳的因素外,在智力、思維等方面孩子之間并沒有大的區別;影響學習效果的更多是學習效率問題。溫比特還舉了一個實驗例子:一個人閱讀100頁書,頭10頁幾乎每一個人都能記得很清楚,但最后1 0頁卻很少有人能記得是什么內容。在多數情況下,即使有人能記住,那也是扭曲的記憶。溫比特建議小學生每節課課時定為30分鐘,中間休息5分鐘為宜……看到這里,劉中洪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以前整晚守著孩子學習的教育方法是大錯特錯了。
從此以后,劉中洪不再盲目要求兒子死讀書,而是注重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他一改以前陪兒子學習到深夜的習慣,而是讓他自己學,并且到晚上10點以后就提醒兒子:不要太累了,應該上床睡覺了。果然,劉則華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少了,但因為沒有父親守在身旁“虎視眈眈”,感覺輕松了許多,學習效率反而大大提高,成績也慢慢有了起色。2001年考初中時,劉則華還取得了全班第五名的成績。劉中洪暗自慶幸,多虧自己注意了教育方法啊,不然兒子的成績不會有這么大的提高。就這樣,劉中洪初次嘗到了效率致勝的甜頭。
離經叛道!
準許兒子“吊兒郎當”地學習
2001年9月,劉中洪帶著兒子去中學報過名后,看到兒子發了一大摞課本,而課程表也排得滿滿的,他明白,初中課程比小學的難了一大截,而要想讓兒子有好成績,就更得在他的學習效率上下功夫。
可要采取什么樣的學習方式效率才高呢?深思熟慮后,劉中洪意識到: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都不同,孩子到底怎么學習效率最高,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也只有按自己喜歡的模式學習,效果才會最好。劉中洪的這番教育理念在指導孩子日后的學習時,果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劉中洪的眼中,兒子學習時有兩個很不好的習慣:首先是學習時喜歡吃點東西,特別是喜歡嚼口香糖;其二是坐的姿勢也歪歪斜斜,很不端正。劉中洪說過兒子多次,可他怎么也改不過來。有一次,劉中洪在拉板車時受了氣,情緒很低落,晚上回家時,看到兒子又是一邊學習一邊嚼口香糖,他氣得把書桌上的幾片口香糖往地上一扔,很粗暴地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啊?有誰像你一樣邊吃口香糖邊學習的?”劉則華見父親發脾氣了,只得默默地把口香糖吐了出來。可當劉中洪轉身要走時,聽到兒子在嘀咕:“我邊嚼口香糖邊學習效果好一些,這關你什么事?”劉中洪聽了,當即訓斥道:“我可從來沒聽說過邊吃東西邊學習效果會好。我今天一定要你保證,以后不再犯類似的錯誤?!?/p>
懾于父親的權威,此后劉則華再也不敢在學習時嚼口香糖了??刹痪?,劉中洪在一本有關教育理論的書上看到,一邊讀書一邊咀嚼的人,比只看書的人的效率高10%到20%,原因是咀嚼有利于提高注意力。書中還舉出了足球場上守門員為了提高注意力,比賽時總是嚼口香糖的例子??吹竭@里,劉中洪面紅耳赤,看來自己以前是錯怪了兒子啊!晚上,劉中洪拿著那本書來到兒子跟前,自我批評道:“這書上說得對,以前是我錯怪你了,以后只要你喜歡,還是邊嚼口香糖邊學習吧?!?/p>
受口香糖事件的啟發,劉中洪想到,既然兒子感覺邊嚼口香糖邊學習效率高一些,那么他喜歡歪歪斜斜地坐著學習,是不是效率也要高一些呢?于是,他又轉回去問兒子是不是這么回事。果然,兒子說歪歪斜斜地坐著舒服一些,這樣學習比端端正正地坐著效率也要高一些。劉中洪點了點頭。從此以后,他在一些學習的細節上讓孩子“放任自流”。這看似離經叛道,可事實上劉則華卻因此得以按自己所喜歡的學習模式學習,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段時間后,劉中洪又有了新的煩惱。原來,劉則華有嚴重的偏科現象:數理化成績很好,可歷史地理成績很一般。劉中洪決定找出兒子文科成績差的原因,然后幫助兒子提高。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劉中洪發現兒子對死記硬背的知識根本提不起興趣,只要一拿起課本,就有一種畏難情緒,效率也奇低。針對兒子的這種特點,劉中洪陷入了思考之中……有一天,他突發奇想:誰說歷史地理就要死記硬背?兒子從小就喜歡說話,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如果能利用他的這個特點,讓他把歷史地理知識“說”出來,這樣學習效率肯定會很高。于是,他開始有意識地把這種非常規的方法運用到兒子的學習中去。
每到兒子學習的間隙時間,劉中洪就假裝不經意地前去問一些問題:“則華,上次我看電視時,看到了一個什么‘馬關條約’,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今天聽別人說黃山很美,黃山到底在哪個省呀?”每次問完后,他總能看到兒子匆忙跑去翻書,然后再告訴他答案。劉中洪把自己能想到的問題問完后,又表現出一副對歷史地理知識很感興趣的樣子,一有時間就要求兒子講些歷史故事或介紹名山大川給自己聽。平時不喜歡文科的劉則華見父親要聽故事,立馬來了興趣。結果他講一次故事就要看一次書,故事講得多了,翻書的次數也多了,書中的內容自然也記住了。半個學期下來,他這兩門課的成績從60多分提高到90多分。
2004年,劉則華以較好的成績考上了高中。以往對兒子的成績很擔心的劉中洪,對兒子考上大學充滿了信心。他相信,只要方法得當,自己一定可以把兒子教好。
效率第一!
“懶”兒子考上清華
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劉則華排在班上的二十多位,比進校時下降了十多位。劉則華見成績下降了,自己心里也很著急,開始熬夜學習。2004年12月的一個晚上,劉中洪半夜起床時發現兒子的房間里還亮著燈。他悄悄走了進去,發現兒子正埋頭在做一道數學題,一雙眼睛則布滿了血絲。他見兒子如此勤奮,便悄悄退了出去。躺在床上,他卻怎么也睡不著。接下來連續幾個晚上,劉中洪發現孩子都學到半夜。他想:孩子學習更刻苦了,可成績不升反降,這肯定是學習方法出了問題。他寧肯不要兒子學得太勤奮,但要他學習時有高效率。
為了弄清兒子成績下滑的原因,劉中洪特意把兒子叫過來分析原因。沒想到,兒子對這種狀況也很困惑,并對他大倒苦水,說自己以前的成績在初中時名列前茅,做題目也得心應手,即使做錯了,大多也只是因為粗心把結果算錯了;可沒想到,高中的課程比初中難多了,有時一個晚上就被一道題給難住了。劉中洪聽后恍然大悟:一個晚上耗在一道題上,做出來了也就是一道題,沒做出來就白費了一晚上時間,還談什么學習效率呢?原來,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在這里啊!
為了督促兒子努力提高學習效率,他對兒子又有了新的要求:學習的時候要學會放棄,一門功課一次最多只能學習一個小時,就要放下課本去學習另外一門課程,不允許一個晚上就耗在一道題目上。
在劉中洪的督促下,劉則華在家學習時,一次的學習時間開始限制在40分鐘以內,然后休息幾分鐘就投入到另一門功課中去,讓大腦均衡地運轉,以提高學習效率。父子倆發現,這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果然,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時,劉則華考進了班上的前10名。
因為學習方法對路,劉則華不但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學起來也很輕松。在高二的會考中,他的成績在全年級排在了前三名。這時,自信心大增的劉則華向父親信誓旦旦地保證——每次考試都保持在全年級的前三名,而且一定要考上清華大學。
定下了這個目標后,劉則華對學習抓得更緊了。有時晚上到了11點,劉中洪催他睡覺時,他還要堅持學習下去。劉中洪看在眼里,既為兒子的自覺而感到高興,可又擔心他的學習效率降低。
這種擔心很快得到了應驗。高三的第一次考試中,劉則華的成績降到了年級的10名以后。劉中洪決定找兒子談一談,讓他不要那么勤奮??蓛鹤涌吹阶约旱某煽兿陆盗耍纫郧皩W習得更加刻苦了。一時間,劉中洪不知該如何是好,要知道一般的父母看到孩子如此用功,肯定高興都來不及,哪會對孩子潑冷水呢?可是,“天道酬勤”這句古訓真的適用于兒子嗎?
有一次,劉中洪在看武俠書時,看到了一句這樣的話:武術有兩種,一種是花拳繡腿,那是給別人看的;一種是真刀實槍,那是對付敵人的。劉中洪看到這里,馬上聯想到兒子的學習情況,覺得兒子現在采取的是時間戰,和花拳繡腿差不多。想到這里,他心里有了底。第二天,他把這句話告訴了兒子,并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兒啊,你從小學到高中的成績起起落落,無非證明了學習不僅僅是態度問題,更重要的是學習效率的問題。這段時間你的成績有所下降,按以往的經驗,應該是學習效率出了問題啊!”
父親的話,提醒了沉迷于苦讀之中的劉則華。他專門花了半天時間,分析了自己學習方法的利弊,理清了思路,開始注重學習效率和方法,他的成績果然很快再次排在了班上的前3名。在2006年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中,他取得了山東省二等獎的好成績。
2007年高考后,劉中洪問兒子考得怎么樣。劉則華開玩笑說:“勉勉強強考了680分,上個清華沒問題吧?!背煽兂鰜砗?,劉則華果然考出了683分的好成績,高出山東省2007年本科一批分數線110分,北大和清華兩所高校的招生老師都跑到他家里,勸他填報自己的學校。劉則華慎重考慮后,填報了清華大學的化學專業,并很快被清華大學提前錄取。
(責編/王蕾)
E-mail:amfwanglei@163.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