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高齡的呂老先生,平素健康,極少生病,還時常參加體育鍛煉和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一天突然發生腹痛,3小時后來醫院就診,診斷為急性闌尾炎。鑒于起病短,診斷明確,病人年齡雖大,但身體狀況良好,醫生決定手術治療。然而,患者及家屬均抱著僥幸心理,希望靠打針服藥來渡過難關。醫生勸說無效,只能采取內科保守治療。結果數小時后患者出現闌尾穿孔,并發急性腹膜炎和中毒性休克,搶救無效而死亡。后做尸體解剖,除發現急性闌尾炎及彌漫性腹膜炎外,其他重要臟器尚無器質性病變。提示該病人若能及時手術,切除那個小小的禍根——發炎的闌尾,完全可以康復。家屬后悔莫及。
急性闌尾炎是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它與胃腸道穿孔、急性胰腺炎、各種類型的腸梗阻、外傷性肝脾破裂、腹腔內腫瘤的破潰大出血等,均為外科臨床常見疾病。若處理不及時,其死亡率極高,尤其是老年人。但隨著臨床診斷設備及水平的更新與提高,外科手術操作技術的日趨完善,麻醉水平不斷提高,急腹癥在我國城市和大多數農村地區已不是致命性疾病。老年患者也是如此。
突發性劇烈腹痛是急腹癥的主要征兆,老年人一旦出現急性腹痛,應立刻到醫院就診,若醫生提出緊急手術治療時,應積極配合醫生做好術前準備。遺憾的是,不少老年患者或其家屬,錯誤地認為年老了,難以忍受手術,或年紀大了還挨一刀,不如打針服藥讓其慢慢恢復,以致延誤手術的最佳時機,造成不可逆轉的病變,讓死神緊跟病魔之后奪走老人的性命。
過度限食致老年人肺感染高花蘭(山東省藥檢所250022)
王老伯是位離休老干部,家庭經濟狀況很好。但去年底因肺部感染入院時,醫生發現他體重減輕得很厲害。
經過詳細檢查,王老伯患的是老年蛋白質一能量營養不良癥;而“罪魁禍首”,竟是每年體檢后醫生的忠告——低鹽、低脂、低糖飲食。
老年蛋白質一能量營養不良癥是由于蛋白質和能量供應不足或吸收不良,或機體對蛋白質和能量過度消耗造成的。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由食物不足引起。繼發性由各種疾病引起。如各種胃腸道疾病使分解代謝加速,嚴重彌漫性肝病影響蛋白質合成障礙,各種蛋白質丟失過多及進食障礙等。
老年人因適應能力低或自我進食能力低,易患本癥,而且病情較重。由于王老伯同時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所以醫生建議他限食,但是沒有具體指出各種營養素該限多少,結果造成王老伯過分限食。
老年蛋白質一能量營養不良癥的病因除了過分限食或繼發于一些慢性病外,值得重視的還有以下幾點:
一是老年人服用的藥物種類過多,某些藥物可直接影響營養素的吸收,而且在同時使用幾種藥物時有協同作用。或使攝食減少,或影響營養素的吸收,或加速營養素的排出代謝。如地高辛引起老年患者食欲不振、惡心、乏力的發生率高達50%~95%。再如老年人服用催眠藥物后,白天容易發生困倦或嗜睡、食欲下降而影響攝食。還有些藥物本身能增加能量代謝,如茶堿、甲狀腺素等。
二是一些老年男性嗜酒,酒精產生的能量替代了一部分本來由食物提供的熱量,從而減少了營養物質的攝入。
三是老年人特有的社會心理因素,如離退休后接觸社會減少、經濟狀況變化、喪偶等,易引起孤獨感、抑郁癥,導致食欲不振。營養攝入不足。
王老伯體重下降時。自己及家人都認為是糖尿病所致,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實際上,不要說普通群眾,醫護人員有時對此也認識不足。但由于目前尚缺乏適合老年人營養評價的標準,而且老年蛋白質一能量營養不良癥的臨床表現也不典型,早期僅表現為乏力、不耐寒、夜尿多、踝部水腫,故易被醫生忽視,使患者病情不斷加重,甚至使原發病惡化。
怎樣知道自己是否患有營養不良癥呢?患者應隨時觀察自己的體重,體重下降明顯時,可到醫院作相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