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異常如何防治 尹 兵(安徽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醫院 合肥230061)
當您發現身體在不知不覺中胖了起來。腹壁脂肪增厚,體重也增加許多。這時您便想起去醫院檢查血脂。
當您拿到檢驗報告單時,看到化驗單上血脂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一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一膽固醇(LDL-C),其中TC、TG、LDL-C任何一項高于化驗單右側參考值,或HOL-C低于正常值時,說明你已患上了高脂血癥,或稱血脂異常癥。
血脂異常是現代醫學名詞,可以引起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出血性或缺血性),是心腦血管急癥的元兇。早期防治高脂血癥不僅可預防動脈硬化.而且還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流行病學調查證實:降低總膽固醇,可使冠心病的危險性減少20%:降低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減少心腦血管事件30%。
如何防治血脂異常
1.遵醫囑服藥:目前臨床上應用的調脂藥物共有五大類:①他汀類,被稱為“血管清道夫”。它不僅能調血脂.還可逆轉動脈硬化。對抗心絞痛和心律失常,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腦血管病等。②貝特類,主要作用是降低TC和兼調TG是治療高甘油三酯血癥的首選藥物。③煙酸類,是治療混合性血脂異常癥的藥物,尤其是TC、LDL-C、TG均高者應用較理想。④樹脂類,是膽汁酸螯合劑,多用于青少年人,由于機體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脂肪需要膽汁酸的參與,故使用樹脂類藥——考來烯胺等,可顯著降低血脂。⑤魚油類,該類藥調脂作用較弱,只適用于輕、中度血脂增高患者。
2.堅持體育鍛煉:可根據自身情況,量力而行,每天堅持30分鐘至1小時。鍛煉項目可選擇散步、慢跑、跳舞、太極拳、體操、舞劍等。
3.調整飲食結構:做到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飲食宜清淡、以雜糧、蔬菜、豆類、瓜果等為主的低脂、低鹽、高蛋白的綠色飲食。
4.降低危險因素:戒煙、少酒、減肥、不吃宵夜;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原發病,以及有礙治療高血脂癥的其他危險因素。
腫瘤患者不必過度滋補 章必成(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 重慶 400037)
臨床上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對待腫瘤患者,家人或朋友往往會關懷備至。為了保證患者的營養,他們不僅會在每日3餐上大做文章,而且往往給患者購買很多的滋補品。除了正常進食外,有的患者同時服用的滋補品竟達5~6種之多。面對這種填鴨式的過度滋補,不僅很多患者常常感到難以取舍,甚至很多醫護人員也不知道如何給予正確的指導。
根據我們的觀察,腫瘤患者使用的滋補品大約可以歸為4類:
一是常見的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魚類(如甲魚湯)、肉類(如排骨湯)、禽類、牛奶、雞蛋、奶制品和豆制品等;
二是民間認為“大補”的保健食物,如人參、蜂王漿、大棗、靈芝、阿膠、冬蟲夏草和螺旋藻等;
三是市場上出售的保健品,如所謂的蛋白質粉、維生素制劑、深海魚油和腦白金等;
四是具有進補作用的中藥或中成藥。
這些滋補品大多價格昂貴,尤其以廣告中大肆宣傳的那些保健品為甚。除了少數的確具有一定的滋補作用外,大部分對患者康復并沒有太大的作用;有的甚至可能加重肝腎負擔和影響消化功能,從而帶來負面影響。
和正常人相比,腫瘤患者攝取營養其實并無特殊之處。我們建議:
1.要均衡搭配。如動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相互搭配,盡量選擇熱量足、蛋白質足、維生素足的食物,不能過分偏愛某種食物。
2.要有一個基本的飲食譜。由于人體的需求量有限,因此補充營養,過猶不及。我們推薦,腫瘤患者每天進食1~2杯牛奶,1~2個雞蛋,150克瘦肉,4種蔬菜和水果,200~300克谷物,2-3公斤水。
3.要充分考慮患者的口味和感受。腫瘤患者在治療期間常常會感到惡心、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等,因此要避免食用太過油膩和刺激性的食物;除了口感之外,食物的外觀也不容忽視。對患者不喜歡的食物,即使營養再好,也不要強求。
4.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征詢醫生的意見,適當選擇1-2種滋補品。過度滋補,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