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士今年45歲,患膽囊結石已經4年多了。經常感到右上腹部疼痛不適,并有壓迫感,伴食欲不振、惡心、腹脹等,偶有膽絞痛發作。前一段時間又引發了急性膽囊炎,姜女士終于痛下決心,膽囊炎治愈后一定要去醫院將膽囊切掉,以免它再興風作浪。姜女士的手術非常成功,術后恢復也很順利。但術后不到1個月,姜女士的老毛病又發了。經過全面檢查,診斷為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
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也稱膽囊摘除后遺癥、再發性膽道綜合征,是由于膽囊切除術后出現與膽系病變有關的臨床癥候群。一般認為膽囊切除后,約有25%~30%可出現一過性癥狀,但很快消失;約有2%~8%因癥狀持續,需要積極治療。臨床表現為發熱、上腹飽脹、消化不良、腹瀉,或上腹疼痛、黃疸等癥狀,多數術后2周左右發生,也有1年以后發病者。如果患者對術后發生的問題能有所了解,就能及時發現,及時就診。
腹痛有些患者膽囊切除術后仍然感到中上腹部或右上腹不適或輕微疼痛,大多由術后創傷所致。隨著時間的推移,上述癥狀會慢慢消失。還有一種常見原因是膽汁反流入胃并刺激胃黏膜所致,呈持續性脹痛甚至痙攣性痛,有時可吐膽汁,一般可通過胃鏡檢查得以確診。此外,膽管開口于十二指腸的“閘門”——肝胰壺腹括約肌(即奧狄括約肌),術后可呈痙攣或松弛狀態,引起腹痛,但疼痛時間較短。上腹疼痛如果短期內不能緩解,應去醫院做進一步診治。膽囊切除術后腹痛多屬術后遠期腹痛,以膽管結石為最常見??赡苁悄懝軆仍械慕Y石在手術中未被發現而留下,或膽管內形成新的結石,或肝內膽管結石下移。此時患者常會訴說“舊病復發”。腹痛多呈劇烈的痙攣性絞痛,并向背、肩部放射。應立即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也可臨時口服心痛定、阿托品、654-2等解痙藥,以緩解癥狀。如伴有突發高熱、右上腹壓痛、血化驗白細胞升高,應懷疑有膽道細菌感染,及時去醫院求診。
腹瀉有些病人膽囊切除術后出現長期腹瀉,其原因:(1)由于膽囊已切除,未經濃縮的膽汁可以刺激腸蠕動。(2)脂肪消化吸收不完全o(3)手術造成腸功能紊亂。病人大便稀軟,每日腹瀉在3次以上。出現這種情況,患者應減少脂肪含量,不吃油煎(炸)食物,同時減少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麥片等。必要時還可選服如硫糖鋁、氫氧化鋁凝膠、次硝酸鉍等藥物。數月后,由于部分膽管代償了膽囊貯存、濃縮膽汁的功能,腹瀉會自行消失。
黃疸有些患者膽囊切除術后又出現黃疸,主要是由于膽管系統因各種原因被阻塞,膽汁部分或全部不能流入十二指腸而反流入血,引起黃疸?;颊哽柲ぐl黃,尿色深如濃茶,或大便灰白如陶土,皮膚發黃、瘙癢等。術后早期出現黃疸可能是膽管出血或手術創傷引起,但術后遠期出現黃疸的原因就比較復雜,一般以膽管狹窄、結石殘余或復發占多數,也可能由術前未能查出的肝膽系統腫瘤所致。一旦出現黃疸,應及時去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總之,膽囊切除后還需與手術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定期復查。讓醫生及時發現術后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