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天的到來,氣溫開始下降,天氣也變得干燥起來。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適應能力差,容易受空氣、氣溫等環境的影響,出現一些不適應癥狀,因此做好各項保健措施,對孩子的健康十分重要。
注意通風,調節室內空氣
孩子在幼兒園多半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因此孩子的健康與室內小氣候的關系密切。在秋季涼爽舒適的環境中除了有風天氣,可全天開窗,使室內空氣與大氣相通。但秋季氣候干燥,要保持室內相對濕度,保育員老師可每天兩次用濕拖把擦地板,在教室窗臺上放盆凈水或養盆金魚,經常用濕抹布擦拭教室內的桌面窗臺等,這樣既保持室內濕度,又減少灰塵。風較大時,就要注意關窗,以免孩子著涼。
注意孩子的冷熱,及時穿脫衣服
由于氣溫變化較大,最好讓家長給孩子多準備一套外衣放在班上,這樣可以使老師及時注意孩子的冷熱,及時給孩子穿脫衣服。并且提醒家長不要給孩子穿領子太高的衣服,以免摩擦到孩子的下頜和頸部,刺激皮膚發紅發癢。
另外,秋季孩子容易出汗,為了防止衣服濕了使孩子受涼感冒。在戶外活動時,老師可以在幼兒的后背塞上毛巾,結束后用該毛巾把孩子身上的汗擦干,然后抽掉毛巾,這樣可以避免汗涼了后,導致幼兒感冒。
注意加強鍛煉,增加戶外活動時間
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每日不少于2小時調查結果表明,常堅持戶外活動的兒童患感冒的機會顯著少于戶外活動不足的孩子,戶外新鮮空氣可減少生病的機會。所以,幼兒園要給孩子增加鍛煉的機會,增強孩子體質。
注意秋季常見病,作好防治工作
感冒發現孩子有感冒癥狀要讓孩子多休息、多飲水,適當用些中藥及冷毛巾外敷降溫。提醒家長不要給孩子服用過多的抗感冒藥,更不要輕易用抗生素,因為9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非但無效,反而有副作用及增加耐藥細菌。
秋季腹瀉由輪狀病毒引起,傳染性強。主要累及3歲以下的托班寶寶。所以幼兒園的炊事員一定要把住“入口關”,注意飲食衛生,不給孩子吃生冷食品,班上的保育員老師要定期給玩具和食具消毒。一旦發現班上孩子有腹瀉癥狀,應立即隔離治療,并處理好糞便。要注意給患了病的孩子多補充水分。
手口足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發疹性傳染病,夏、秋季易在1—4歲的幼兒中流行,手口足病的傳播主要是通過接觸經口腔進入腸道,也可以由污染食物或水源食入,還可以通過空氣吸進人體。因此,幼兒園預防手口足病應做到以下幾點,
1 保護易感兒童。在手口足病流行時不要帶孩子到公共場所,講究衛生,做到飯前便后用肥皂認真洗手以免吃進這種病毒,還可以給接觸者注射人血丙種球蛋白預防。
2 控制傳染源。幼兒園如發現第一例病孩應馬上隔離并消毒所有玩具和房間,接觸者要檢疫一個星期。
3 切斷傳播途徑。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利用陽光或紫外線消毒;注意環境及飲食衛生,防止接觸傳播。
注意營養調理
多給孩子吃牛奶、豆制品、魚、肉等高蛋白飲食。多補充玉米、全麥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雜糧,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纖維素的食品,如菠菜、蘿卜、胡蘿卜、芹菜、花菜等,也應增加。總之,要草素搭配,粗細搭配,做到平衡飲食,才能減少秋季發病。
兒童營養師的建議:
及時調整飲食,讓幼兒避免“秋燥”。
多選用清熱祛燥的粗糧雜豆——如麥片、黃小米、玉米、綠豆、白蕓豆等:
多吃秋季當令的蔬果——如蘿卜、綠葉蔬菜、芋頭、南瓜、黃瓜、生梨等,這些當令水果蔬菜都具有清火潤肺的作用;
盡量選滋陰潤燥的葷菜——如鴨肉、河魚、河蝦等等。
特別提醒,多喝白開水,食譜上多一點湯水和蔬菜,少一點油膩和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