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改名種種 眾網友
大多數國人對中國至今未能擁有一所世界名校感到遺憾。上至政府官員,下到黎民百姓,都大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架勢。于是,中國由上至下地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名控制造”運動。這大概能成為為什么全國各地的很多高校都不約而同的掀起了一股合并熱潮的理由。似乎一合并,校園大了,學生多了,師資強了,學校也就跟著上了檔次。
其實,對一所高校的評價并不是看它的校名是否顯赫,有氣派,而是看它能否出大師,出成果、出思想。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早就說過:“大學者非謂有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兩百多年來從未改過校名,卻不影響它作為世界知名大學的地位,僅僅從這里走出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有10多位。盛名顯赫的麻省理工學院就更不用說了,至今未聽說他們想把學院改為大學。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如今已成名校,但始終不把“農工”二字去掉,因為這個校名已經成了響亮的名字。
高校專業新名詞
大學里的專業是怎么劃分和表達的?估計連一些老師也是一頭霧水。看看5年前的叫法和現在有什么區別……
·中又系—文學與傳媒學院
·教育系—教育科學學院
·歷史系—社會學院
·數學系—數學計算機辯學學院
·物理系—電子信息學院
·化學系—化學與材料學院
·地質系—地理與資源管理學院/地球科學學院
·英語系—外國語學院
·政教系—經濟法政學院
·生物系—生命科學學院
·無線電系—通信工程學院
·音樂系、美術系—藝術學院
中國高校改名最離譜篇
·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是我國船舶工業系統唯一一所全國重點大學。改后的校名不但抹殺了學校的特色及其’哈軍工’海軍工程系血統的榮耀,而且給人的感覺就是有意想和哈爾濱工業大學攪在一起,讓考生莫辨東西-
·四川大學—四川聯合大學—四川大學。這是折騰型的-因為北京有所市屬的“北京聯合大學”,弄得四川聯合大學也被誤認為是這等檔次的高校,在北京都招不上學生,改名四川大學后,報考的人數很快上來了。
·北京語言學院—北京語言文化大學一北京語言大學。也屬于翻來覆去型的。該校更名固然有著語言習慣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卻是季羨林先生曾經指出的,語言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文化”并列本身就不妥當。為了向“知名大學”靠攏,更為了糾正語法錯誤,所以改了!作為一個語言學校,此等語法錯誤多年了才引起重視?可嘆啊!
高校改名規律
教育產業化,高校市場化、擴招、圈地、兼并。高校也紛紛出招,打造自己的航空母艦,改名熱是最顯著的一個環節。如果是專科學校一定要改名為學院;如果是商學院,那就一定要改為工商大學;如果是外國語學院,那一定要變成外國語大學才罷休;于是電子科技大學,科技大學,理工大學,交通大學之類的校名滿天飛,明明是個專業院校,卻為了吸引考生的需要來一個像是綜合性大學的校名。“礦冶”、“地質”、“氣象”、“農林”、“石油”、“煤炭”、“紡織”等都是冷門的,這些專業幾乎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不僅招生難、畢業生就業難。教師引進也難——所以都要改!
·電子工業—電子科技。例如: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桂林電子工業學院—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礦業—工業,理工,科技。例如:西安礦業學院—西安科技學院—西安科技大學。
·工學,工業,理工,科技。例如:華東工學院—南京理工大學;沈陽工業學院—沈陽理工大學。
·地質—工程。例如:西安地質學院—西安工程學院。
·機械—理工。例如:陜西機械學院—西安理工大學
·工程—理工。例如:浙江工程學院—浙江理工大學。
·鐵道—交通。例如:蘭州鐵道學院—蘭州交通大學;大連鐵道學院—大連交通大學
·經濟—財經。例如南京經濟學院—南京財經大學。
·氣象—信息工程。例如:成都氣象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南京氣象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中國高校改名最離譜篇
·華東紡織工學院—中國紡織大學—東華大學。一聽還以為是民辦的,如果說第一次改名,華東改為中國,學院改為大學算是為學校壯了膽的話,那再次改名有什么含義?對學校的發展有什么幫助?卻讓人有些云里霧里的。顯然,這種改校名是既無遠見又無卓識的。
·華中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好好的“華工”送給人家華南理工了。
·無錫輕工大學—江南大學。莫名其妙!像所民辦大學!
·石油大學—中國石油大學。怕人家不知道自己是中國的一樣!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長春理工大學。說光機學院知道的人是有的,說長理還真沒人知道呢!
·廣東民族學院—廣東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廣東技術師范學院。4年間,改了兩次名,廣東民族學院,簡稱民院,所有人都沒有意見,廣東職業技術師范學院,簡稱職師,大家也沒什么意見,但最新校名出臺后,學生不干了,學生們說這個簡稱就是“技師”、“技院”。
·西南師范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合并為西南大學。聽起就像 “稀爛”大學……
·浙江經濟高等專科學校,升為本科后改名為“嘉興學院”(該校位于浙江嘉興),聽上去就像個民辦的。想改名那會兒,咱也是多么地不愿意戴上校徽!
·岳陽師范學院—湖南理工學院。現該院網站已經完全抹掉了岳陽師范學院的痕跡了!
·赤峰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赤峰教育學院、內蒙古電視大學赤峰分校、赤峰衛生學校,內蒙幼兒師范學校部分合并—赤峰學院。這么多中專,大專合并還成了本科,牛!
·西昌農業高等專科學校、西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涼山大學、涼山教育學院合并—西昌學院。因為西昌發射衛星,敢保證改名后招生超好!
·鷺江職業大學—廈門理工學院。“職業”變成“理工”,何止“牛”字能罷了的!
·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學院—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燕山大學。還以為是北京的大學呢!河北秦皇島的!好像河北的大學很愛跟北京套近乎!當然這是人家優勢啊!
中國高校改名之最牛篇
·綿陽經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和西南工學院(前身:四川建材學校)合并后一西南科技大學。表面上看和西南交大是同等檔次了!
·四川工業學院、成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合并一西華大學。本想改名“四川工業大學”,上頭不同意,叫“華西大學”又不夠格,所以只好改如今這個名。
·沈陽工業學院—沈陽理工大學。名字好像比以前響些,但是要和同省的大連理工比,差了十萬八千里!
·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中南工業大學合并—南大學。英文Centra South University,縮寫是CSU——反恐大學。NB吧!
·鄭州糧食學院—鄭州工程學院—河南工業大學。能蟛牟的!
·河北地質學院—石家莊經濟學院。變的太離譜了吧!地質—經濟,一個字——“強”!
·山東農機化學院—山東工程學院—山東理工大學,越來越“牛”。
·青島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地方名稱變全國!
·湛江水產學院—湛江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改來改去反正都在水里游!又可以騙更多的外省的魚進來了!
·淮南煤炭學校—淮南礦業學院—淮南工業學院—安徽理工大學。一路升級!順!
·郴州師專、郴州醫專、郴州教育學院、郴州師范—湘南學院。四個專科一合并成了本科了,還有了個好校名!
·錦州師范學院、遼寧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合并—渤海大學。
·上海商業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商學院。這個是多少職業技術學院夢寐以求的啊!
·常德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和常德高等專科學校一常德師范學院一湖南文理學院。99年那會兒升級的,03年又升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