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力產生原理實驗教學中,為了增強直觀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浮力的有關知識,突破教學難點,我們設計了這個新型的浮力產生原理演。示器,并讓每個實驗小組的學生自行制作,用自制的實驗器。進行實驗探究,收到了極好的效果。
一、儀器裝置實物圖(如右圖)
圖解:大飲料瓶中套著小礦泉水瓶,小礦泉水瓶中放兩只乒乓球,往小礦泉水瓶里面注水時發生的。情景。
二、儀器特點及用途
材料易得,制作簡單,每個學生都能自己動手制作;透明度大、直觀性強,便于操作與觀察,效果十分明顯。
能夠直觀地說明浮力產生的原因以及浮力的方向,突破教學的難點。激發學生對《液體的浮力》產生濃厚興趣,發掘動手動腦和實踐活動的潛能,培養創新能力。
三、制作材料
取1.75L大飲料瓶1個,小礦泉水瓶(圓頸瓶)1個,乒乓球2個,細銅絲1小段。
四、制作方法
1、將大飲料瓶的瓶頸去掉當作大容器,再將小礦泉水瓶的瓶底去掉當作小容器。
2、將細銅絲的兩端分別從礦泉水瓶的里面穿過瓶壁,再將伸在外頭的兩端做成一個彎鉤。
3、將礦泉水瓶(去蓋)倒掛在大飲料瓶的瓶沿上,然后在礦泉水瓶里放入兩只乒乓球。
五、使用方法
1、裝置放平穩后,往小容器里倒水(注意:倒水時不能過猛,往下倒水的水柱應對準乒乓球)。
2、邊倒水邊觀察,發現兩只乒乓球一沉一浮。一只浮在水面,一只堵在礦泉水瓶的頸部阻止水流通過不上浮。
3、持續注水,將小容器加至水滿,水會慢慢地從乒乓球與瓶頸的縫隙流入大容器,此時底下的那只乒乓還不會上浮。
4、持續注水,讓小容器總保持著水滿,使大容器中的水面不斷上升,當大容器水面快要達到小容器液面高度時,底下的乒乓球即刻向上浮。
六、浮力原理
當下面這只乒乓球堵在礦泉水瓶頸時,礦泉水瓶里的水對乒乓球產生向下的壓力(另一只乒乓球浮在水面,不存在這種壓力),而大飲料瓶里的水則對這只乒乓球產生向上的壓力(浮力),乒乓球能否上浮取決于這兩種壓力之差。
不難看出,大飲料瓶液面不斷升高,對乒乓球產生向上的壓力越來越大,液面要上升到一定高度,乒乓球才會上浮。
得出結論:物體在液體中并不一定都受到浮力的作用而上浮,只有當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向上的壓力(浮力)大于向下的壓力時,物體在液體中才能向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