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看來,舞文弄墨的作家似乎與科技發明風馬牛不相及。但事實并非如此!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一生酷愛大海,不僅寫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著《老人與海》,而且還做出了一項鮮為人知的、與大海密切相關的科技發明。他發現了無數個化學家、醫學家都沒能發現的一種克制鯊魚的武器——硫酸銅。
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艦艇在海戰中受攻擊沉沒的不少,落入大海的士兵不少葬身于鯊魚之口。為有效地減少傷亡,美國政府號召人民開展研究,找出能有效對付鯊魚的妙法。海明威也加入了這個研究行列。他在海邊劃定了實驗范圍,交替地布下含消毒殺菌的硫酸銅的誘餌和不合硫酸銅的誘餌。兩天后,海明威乘船前去查看,奇跡出現了:不合硫酸銅的誘餌被鯊魚吃了個精光,而舍硫酸銅的誘餌則紋絲不動!人們又在澳大利亞西海岸鯊魚經常出沒的地方進行了同樣的實驗,結果證實了鯊魚對硫酸銅避而遠之。
很快,美國海軍配備起了以硫酸銅為原料的防鯊品。這樣,海明威一項簡單但卻重要的發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拯救了不少生靈。這種該由化學家、醫學家發明的防鯊魚的方法由我們可愛的作家海明威發明了!如果海明威沒有細心地觀察鯊魚、研究鯊魚,如果海明威沒有獨特的創新思想,這項發明是不可能屬于他的!
1975年,在國際筆會第41屆大會上,有一個中國作家當選為總會副會長,并因為創作的小說《京華煙云》而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這位為中華文明爭光的中國人就是林語堂。林語堂不僅僅是作家、旅游家、語言學家。還是個發明家。他有不少發明創造,如世界上第一部中文打字機、會擠出牙膏的牙刷、“符合人體曲線”的椅子等等,都可以在其故居看到。
林語堂的創新意識是一貫的,好像沒有怪念頭便不能活。他從23歲起,就夢想發明一臺“人人可用、不學而能”的中文打字機。其關鍵在于重新把漢字分類——不用康熙部首法—_進而發明一個便利的鍵盤。經過30多年斷斷續續的研究,他發明了“上下形檢字法”,以取字之左旁最高筆形及右旁最低筆形為原則,放棄筆順。只看幾何學的高低。根據這個“上下形檢字法”,他發明了一種鍵盤,用窗格顯示首末筆的辦法打字。經過多年的曲折研究,他終于在1947年發明了只需按三個鍵便可以打出一個字,一分鐘能打50個漢字的“明快中文打字機”。
語言學家趙元任說:“這是個了不起的發明。”可惜當時因戰亂而無法成批生產,而且害得他差點破產。林語堂為發明打字機而背的一身債,多年以后才還清,但他從不抱怨,從不后悔。他說:“人要有夢想,才會有進步。”
林語堂發明的打字機很先進,1952年獲美國專利。他創造的“上下形檢字法”,可算是今天計算機中文輸入法的“前輩”之一吧。在漢字世界里,是一項革命性的創舉。30年后,計算機時代開始,林語堂發明的“上下形檢字法”和鍵盤,被臺灣神通公司采用為計算機中文輸入法,他的夢想終于實現了。當年,這種計算機推出時,廠商打出“兩個鐘頭學不會,請你吃碗牛肉面”的廣告語,可見它是多么實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