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人類有文字可考的歷史至今不過2000年,但是7000年前的人類卻建筑起埃及金字塔。人類懂得穿上衣。服的所史至今不過4600年,但是,大西洋海底卻發現了1.1萬年前的精致銅器。此外,世界各地還發現并證實了2萬年前的鐵釘,3萬前的壁兩以及4萬前的牛羊骸骨中赫然的子彈穿過的痕跡。
這樣相互矛盾而發人深省的例子有很多。這些奇跡是來自“外星人”或來自我們的祖先?世界各國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對此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人類進化至今是不是只是30~40萬年歷史呢?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人類進化至現在,已經有上百萬年歷史,通過碳14已經精確地估算出某種高度文明的產物遠在3~4萬年前就已出現。它使我們有理由相信3~4萬年前,人類有一個活躍、鼎盛時期。
地球曾經不止一次遭到大洪水、大爆炸、大災難的侵襲,因此古文明可能一毀再毀。
對于這些大洪水的各種傳說,考究其歷史,都可以追溯到1.2萬年前以前,剛好在冰河結束時期,這使我們對這些傳說無法掉以輕心。同時這也證明了人類遠在1.2萬年前就有“歷史”,而且較4000年前甚至此今日更發達。
最近從海底探測獲得的資料顯示。那些在古代哲學家的著作中被稱為“奇跡”的亞特蘭蒂斯,可能正沉在百慕大三角的下方。由水中拍攝的照片和實地勘測可知,1000年前的人類已能抬動起數百噸的巨石了。這個“大洪水”時代以前的文明廢墟,其海底墻壁和海中道路的浩大精妙,正如今日視之為謎的7000年前埃及金字塔。
也許在1.2萬年前,人類對宇宙的知識已經超過了今日;也許在三四萬年前或10多萬年以前,人類已經有了數次這種文明的高峰。
有一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寫成于公元前1500年,距今有3500多年了。而書中記載的史實則要比成書時間早2000年,就是說書中的事情是發生在5000多年前的事了。
此書記載于居住在印度恒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達瓦人、弗里希尼人和安哈卡人兩次激烈的戰爭。令人不解和驚訝的從這兩次戰爭的描寫中看,他們是在打核戰爭!
書中的第一次戰爭是這樣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穩坐在維馬納(類似飛機的飛行器)內降落在水中,發射了阿格尼亞(可能類似火箭武器),它噴著火,但無煙。威力無窮。剎那間,潘達瓦人的上空黑了下來,接著,狂風大作,烏云滾滾,向上翻騰。沙石不斷從空中打來”。
“太陽似乎在空中搖曳,這種武器發出可怕的灼熱,地動山搖,大片的地段內,動物倒斃,河水沸騰,魚蝦等全部燙死。火箭爆發時聲如雷鳴,敵兵燒得如焚焦的樹干”。
第二次戰爭描寫更令人毛骨悚然,膽顫心驚:“古爾卡乘著快速的維馬納,向敵方三個城市發射了一枚火箭。此火箭似有整個宇宙力,其亮度猶如萬個太陽,煙柱滾滾升入天空,壯觀無比”。“尸體被燒得無可辨認,毛發和指甲脫落了,陶瓷器碎裂,盤旋的鳥在天空中被灼死”。
看到此慘狀,現代人會立刻聯想到原子彈爆炸后產生的威力;在原子彈還沒有產生的年代,許多學者一直認為此書中的那些悲慘的描寫是“帶詩意的夸張”。可是到了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之后,他們才恍然大悟,這些描寫就似原子彈爆炸后的情景。
后來,考古學家在發生上述戰爭的恒河上游發現了眾多的已成焦土的廢墟。這些廢墟中大塊大塊的巖石被粘合在一起,表面凸凹不平。要知道。能使巖石溶化,最低需要1800度。一般的大火都達不到這個溫度。只有原子彈的核爆炸才能達到。
在德肯原始森林里,人們也發現了更多的焦地廢墟。廢墟的城墻被晶化,光滑似玻璃,建筑物內的石制家具表層也被玻璃化了。除了在印度外,古巴比倫、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上都發現了史前核戰的廢墟。廢墟中的“玻璃石”都與今天的核試驗場的“玻璃石”一模一樣。
由此而論,國外物理學家弗里德里克·索迪認為:“我相信人類曾有過若干次文明。人類存在時已熟悉原子能,但由于誤用,使他們遭到了,毀滅”。
這可能嗎?大部分科學家們認為這僅是一種附會,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但是另有一些人堅持自己的看法,認為我們的地球早已存在50多億年了,而人類文明僅僅有5000多年歷史有些“說不過去”。
謎,現在仍未解開……